热心肠的贺惠娟 手牵手 帮一把

发布时间 :2021-11-16

​​在乌达区,提到贺惠娟,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30余年间,她投身爱心公益事业,从依靠个人力量帮助他人,到成立手牵手爱心协会、贺大姐工作站,她带领大家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做好事、献爱心,发挥星火之光,将点滴之爱传播给社会。


今年58岁的贺惠娟,打小就是热心肠,街坊邻居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帮忙。参加工作后,她自费买米买面去看望身边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拿起铁锹修补道路,为附近居民出行提供方便;联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免费义诊,为看病难的群体解难题……


在贺惠娟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企业参与到公益活动中。2015年,乌达区手牵手爱心协会注册成立,协会的成立让贺惠娟更加坚定地投身于公益事业中。


此后,她经常深入社区帮居民排忧解难。在了解到辖区老人看病不方便时,她主动承担起陪老人看病的重担,起早摸黑排队挂号、借轮椅送老人去医院、跟进病情陪床守护……但其实,贺惠娟的身体也不太好,1988年她被诊断患有子宫癌,此后经历了大大小小16次手术才战胜病魔。正因如此,她格外关注老人和孩子的健康问题。


2016年,贺惠娟联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乌达区1.6万名适龄儿童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共检查出7名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随后,贺惠娟陪着孩子父母们跑医院、找专家,几十天里一起吃住在病房,直到所有的孩子都做完手术,她才安心。李海龙夫妇提到当年女儿治病的情景,依然控制不住眼泪,“知道女儿得病的时候,一家人感觉天都塌了。如果没有热心的贺大姐,我们一家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在从北京回来的火车上,李海龙夫妇主动提议加入手牵手爱心协会。随后几年他们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公益活动一线。


2017年,贺惠娟又牵头组织了乌达区先天性心脏病困难家庭第二期救助行动,乌海西火车站专门为小患者及陪护人员提供了卧铺席位并开通了绿色通道。


2018年5月,她带领手牵手爱心协会志愿者队伍,与乌达区科协、民政局及多个办事处和社区,开展了“关爱老人,用心点亮爱,天下无走失”活动,为百余位老人免费发放了黄手环。


“最初觉得‘帮一把’,我顺手的事能让对方更方便,双方都开心;后来觉得这个时候‘帮一把’,让他感受到关爱,就可能改变这一切。现在这两种想法交织着,让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满足。”贺惠娟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手牵手爱心协会已有会员500多人,先后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善款及物资总值数百万元,这些善款及物资帮助数百名生活困难人员度过艰难时期、让近百名重症患者重拾生的希望、为我市数万名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带去温暖……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你们到北京后,打这个电话,这是咱的主治医师,他诊断后就能安排手术时间,有啥问题你再随时找我。”


“一会再清点一遍明天慰问值守高速关卡工作人员的物品数量,一定要确定无误。”


“我订了60份盒饭,晚些分给今天值守疫情防控卡点的志愿者们。”


……


采访的尾声,贺惠娟又开始忙碌起来,她穿上了陪伴她多年的“红马甲”前往位于乌达区鑫祥小区和液化站路口的疫情防控检查登记处。而此时乌达区中心医院外科楼内、孤寡老人家中、疫情防控工作卡点,这个颜色鲜亮让人倍感温暖的马甲正在“多点”活跃……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