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三能”丨有了姚盛明的“调”,没有解不开的“结”

发布时间 :2021-11-18

​​图片图片

今年是57岁的姚盛明参加工作的第38个年头,任职彭埠派出所专职调解员以来,曾荣获省公安厅治安荣誉二等奖章、市公安局治安荣誉一等奖章、区公安分局优秀辅警等多项荣誉、称号。


盛“明”之下无虚士

对于派出所民警来说,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警车上下来一拨人,衣衫“褴褛”、边走边吵、唾沫横飞的朝值班室前进,尤其像彭埠这样一个处在大回流、大融合、位置特殊、人员混杂的区域,类似的情形每天都在“上演”。2021年前10个月,彭埠派出所已经受理殴打他人案件149起,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当场调解和签写调解协议未受理为案件的。每当这时候,恨不能“三头六臂”的值班民警迫切需要一个排忧解难的“老娘舅”来分担压力,对于这一点,跟老姚搭班的民警深有感触。

图片图片

2021年10月16号晚8点钟左右,六堡一个工地发生一起打架警情,不一会儿打架双方加上旁证9人被带到派出所,其中一人满脸血迹。他们到了派出所值班室,依然互相指责,吵骂不停,由于双方正处于气头上,初步调解很快“宣告失败”,只能做受案件笔录验伤情,一顿操作下来有点“暗无天日”。次日,专管民警召集工地负责人在工地内部再次展开调解,但打架双方并非同一工地,第二次调解仍然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第三天,老姚“出马”,说起来这天本来是老姚休息的日子,经不住民警“相邀”,他没有矫情,拖着因伤植入钢钉的左腿爽快加班来处理这件事情,从早上9点多一直调解到吃午饭时间,持续了差不多3个小时,老姚凭借“深厚功力”,毫不意外让打架双方握手言和,签订了调解协议。


口舌之利,“和”能生巧

老姚还是小姚的时候,并不擅长调解,一方面口才不是很突出,另一方面也尤为关键的一点,他对法律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关键时候不能搬出来给调解双方“普法”,说到底,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案事件,都必须坚守法律的底线,要真正让当事人心服口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首先要用好法律这一“终极武器”。调解往往涉及到赔偿或者补偿,譬如“一个巴掌”,不同人的心里有不同预期,随着多年下来丰富经验的积累,在老姚心理都有一杆秤,他始终站稳中间人立场,让被打者不至于“狮子开口”,打人者不至于“公鸡拔毛”,而把握住了这个尺度,再用好法律法规、公序良俗、人情世故“三板斧”,调解成功率自然就上去了。

图片图片


法律熟、嗓门大、镇得住场、成功率高,是对老姚调解的真实写照。经统计,老姚任职专职调解员后,一年的调解“峰值”392起,涉案人数高达880人,调处金额超过200万元,更让人惊服的是,调解成功率实现100%。今年以来,老姚已经调解成功240起,除此之外,他还参与街道职能部门组织的涉及意外事故赔偿的人民调解10余起。

图片图片


作为一名党员辅警,老姚数十年如一日的把调解室当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让每一位走进调解室的人感受到正气和大度,见证“以和为贵”的艰辛和不易,当当事人走出调解室,才得以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深刻和畅达。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