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 :2021-11-23

​​第1题 基础知识(单选题)(每题3分,共6题,共1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选项中划横线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费/散 商/余勇可 延/顺摸瓜

B、视/大/颜欢笑 车/古钟声

C、足/品 市/炙人口 职/买还珠

D、怪/弟/退避三 叱/紫嫣红

2、下列成语在句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足球在全民期盼中前进,但是要达到不可一世的阶段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B、 古时读书人多是文武全才,驰骋沙场能英勇杀敌,撰作诗文则倚马可待,足为我们典范

C、 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于二战的人不计其数,但是还有很多领导人殚精竭虑地提倡和平原则

D、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3、《乘公共交通车》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

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脑费疑猜。东西南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坐不上,我活该,愿知究竟几时来。有人说得真精确,零点之前总会开。

A、念奴娇

B、水调歌头

C、鹧鸪天

D、卜算子

4、明代著名无神论思想家、哲学家写道∶"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以习见闻,以便日用,亦有义理。"(     )

A、《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

B、《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C、《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

D、《千字文》《幼学琼林》《三字经》

5、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子》——墨家

B、《鬼谷子》——阴阳家

C、《吕氏春秋》——法家

D、《孙膑兵法》——兵家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评价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阅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阅读过程、体验和理解

B、 阅读评价要培养阅读兴趣、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

C、 阅读不考虑阅读量,要看阅读面

D、阅读应该多角度、有创意

第2题 填空题 (每题6分,共1题,共6分)

7、填写下列诗句。

(1)______,如琢如磨。

(2)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

(3)______,毕竟东流去。

(4)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

(5)东隅已逝,______。

(6)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

第3题 阅读题(单选)(每题2分,共3题,共6分)

8、根据以下材料,回答{TSE}题

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班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裂膏腴;是以将赡才力,务在博见,狐腋非一皮能温,鸡踱必数十而饱矣。是以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据理须核,众关辐揍,表里发挥∶刘劭《赵都赋》云∶"公子之客,叱劲楚令歃盟;管库隶臣,呵强秦使鼓缶。"用事如斯,可称理得而义要矣。故事得其要,虽小成绩,譬寸辖制轮,尺枢运关也。或微言美事,置于闲散,是缀金翠于足胫,靓粉黛于胸臆也。

{TS}下列加点横线意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取资 莫∶同"暮"傍晚

B、在博见 务∶务必

C、取事贵 约∶简要

D、呵强秦使缶 鼓∶敲打

9、下列语句中加横线字意义相同的是(     )。

A、而才思神/辍耕垄上

B、用事斯/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C、置闲散/冰水为之而寒

D、缀金翠于足胫/社稷之臣也

10、根据以下材料,回答{TSE}题

口吃的毛姆

没有口吃,就没有一个作为作家的毛姆。

口吃从少年开始就一直跟随毛姆,直到他人生终了。

据说,口吃是因为舌头长得太长的缘故,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医学界并不从心理学角度去挖掘口吃的原因,而是奉行外科手术,即将舌头割去一截。我不知道这是否只是一个传说。这个手段总让我觉得不大靠谱。

若靠谱。毛姆为何不去做手术,反而让这一缺陷困扰了他一生呢?

口吃总是让毛姆很尴尬。当他开口"像打字机的字母键一样发出一种'啧啧'的声音"时,我们不难想象,自尊心很强的毛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恐怕一口咬掉自己舌头的心都有。

残疾。成了一枚羞耻的徽记。

毛姆少年时.时时都能感觉到一双双嘲弄的眼睛,这种目光像锐利的冰锥一样刺伤着他,使他在成长时期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少年时,毛姆并没有想成为一名作家,他想成为一名律师。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律师,而他却口吃——这太有喜剧意味了。律师要的就是巧舌如簧、雄辩滔滔。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场景之一就是法庭。这一场景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名律师是如何展示他过人的语言才能的。语惊四座,一片肃穆。语言之流冲垮了一切阻碍与防线,从屠刀之下救出一个个生灵,或是将一个个生灵推到屠刀之下,让人不禁感叹∶真是一张好嘴!

造物主跟毛姆开的玩笑太淘气亦太残酷——哪怕给他别样的残疾呢?

毛姆绝没想到口吃成全了他,也成全了世界文学史∶世界上拥有了一位大师级的小说家与戏剧家。

残疾给了他一份敏感。

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并非一定得有一份敏感。木讷、愚钝、没心没肺,倒也省去了许多烦恼。事实上,许多人就是这样活着的,虽说少了点境界,却活得十分自在。但作为一个作家,绝不可少了这份敏感。走到哪儿,察言观色,虽未必是一种有意的行为,却是必需的。一有风吹草动,心灵便如脱兔。他能听出弦外之音,能看出事情的端倪。他们是世界上神经最容易受到触动的人,因此也就最容易受到伤害,而伤害的结果是心灵变得更加敏感。心灵便成了蛛网,它在万古不变的寂静中,张开于夕阳之中,任何一点震颤,它都能迅捷地感应到。接下来就是捕捉,于是就有了诗和小说。

毛姆的敏感常常是过分的。因此,他的生活中很少有亲人与朋友。草木皆兵、四面楚歌,到了晚年。他竞觉得整个世界都在算计他。·颗敏感的心沉浮于无边的孤独中,犹如落日飘游于无边的旷野。敏感给毛姆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却毁掉了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千疮百孔,最后只剩下一个寂寞的灵魂和一幢空大的房子。

但我们要永远感激这份敏感,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雨》《月亮和六便士》《人性的枷锁》和《刀锋》等上佳小说和几十部精彩的戏剧。

当毛姆不能用嘴顺畅、流利地表达时,他笔下的文字却汩汩而出、流动不止。他一直活到92岁。这也许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了不起的是,当别人进入高龄期而与痴呆并无两样时,毛姆还在一直不停地写作。他的生命在日趋衰竭,但他的文思一直到临终前也未见老化的迹象,他的许多重头之作竟然是他在晚年时完成的。从毛姆的写作笔记看,还有大量绝妙的小说与戏剧被他带进了棺材。口语的滞涩、阻隔,却成全了文字的不绝流淌———流淌成一条长长的河—毛姆之河。

当我们回头看毛姆的每一部作品时,我们看到的也还是那番让人舒心的流淌。毛姆的叙事从来都是从容不迫的。他找准了某一种口气之后,就一路写下来,笔势从头至尾,不会有一时的虚弱和受阻。侃侃而谈,左右逢源,言如流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将一个口吃的毛姆洗刷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

望毛姆,近看是一条河,远看也还是一条河。

{TS}下列选项不是毛姆的作品的是(     )。

A、《人性的枷锁》

B、《月亮和六便士》

C、《麦琪的礼物》

D、《刀锋》

第4题 阅读题(每题4分,共4题,共16分)

11、翻译以下句子。

故事得其要,虽小成绩,譬寸辖制轮,尺枢运关也。

 

 

12、"扬、班以下,莫不取资。""扬"班"都是汉代文学家,分别指的是谁?

 

 

13、"口吃"给毛姆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14、对"毛姆之河"的理解。

 

 

第5题 教学设计(每题9分,共2题,共18分)

三、教学设计(共2题,计18分)

15、请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12分)

滴水穿石的启示

在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qiè)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dí)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Z孜不倦,竞拥有白炽(chì)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就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15、语文老师要准备教《锄禾》这首诗,原本的计划是先带领学生们把这首诗朗诵之后,再在课堂上背诵下来,但是上课的时候,教师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这首诗都能够朗朗上口。作为老师,你接下来要如何进行后面的课程?

 

 

第6题 案例分析 (每题6分,共1题,共6分)

四、案例分析(共1题,计6分)

16、简要分析《会走路的树》 一课的两则教学案例(片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案例一∶

师∶瞧,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空气多么清新,花儿多么芬芳。咦,快看!还有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让树林显得美丽了。

师∶这时候小鸟看见了,很是好奇,树为什么会走路呢?你们会怎么想?

生∶很好奇树为什么会走路。

师∶我还没见过会走路的树呢!

生∶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师∶小树会怎么回答?

生∶当然可以。

案例二∶

师∶瞧,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空气多么清新,花儿多么芬芳。咦,快看!还有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让树林显得美丽了。

师∶这时候,小鸟看见了,觉得怎么样?

生∶很好奇。

师∶小鸟。你为什么好奇呢?

生∶树怎么会走路呢?我没见过会走路的树。

师∶是啊!请你来好奇地问一问。

生∶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师∶很有礼貌!小鸟多有礼貌呀!你可真是彬彬有礼呀!面对如此彬彬有礼的小鸟。小树会怎么回答?

生∶当然可以。来吧!

师∶小树很友善。小树很热情。多热情的小树呀!(学生同桌练读对话)

师∶你能用你的朗读和表情表现出来吗?(学生指名同桌对话,男女生对话)

师∶就这样,他们快乐友好地相处着。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俩友好快乐地相处?请你再来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找感受深的词语圈图画画。板书∶快乐友好

生∶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师∶你找到这一句。哪个词语看出他们俩友好快乐地相处?

生∶"好一会儿"。

师∶"好一会儿"说明了什么?

生∶他们在一起时间长,不想回家,玩得很开心。

师∶是啊!玩了好一会儿,才回家。请你读出快乐来。

生∶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第7题 作文题(每题30分,共1题,共30分) 

五、作文题(本类题共1大题。共30分)

18、最近央视的一档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非常火爆,19岁女大学生殷怡航获得总冠军,中国诗词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从参赛者到主持人以及嘉宾都给我们全新的感受,以此为话题,写一遍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答案】C

【中孚讲师解析】A项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 jiě/ jiě,ɡǔ/ɡǔ,màn/wàn;B项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miǎo/miǎo,qiánɡ/qiǎnɡ,shā/chà;C项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yàn/yàn,kuài/kuài,dú/dú;D项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 chēn/zhěn,shè / shè,zhà/chà。本题当选C项。

2、【答案】B

【中孚讲师解析】A项,"不可一世"指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含贬义。用于句中不妥。B项,"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用于句中合适。C项,"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多用于形容实行起来特别困难的事情。而句中仅口头"提倡和平原则"或表达世界和平的愿望的难度并不是很大,用"殚精竭虑"一词,不妥。D项,"不足挂齿"意指不重要,不值得一提。句中石景山区开办打工子弟学校,对打工子弟来说很重要;且其强调的是学校的数量少,无力招收8 万多名打工子弟。"不足挂齿"应改为"杯水车薪"。本题当选B项。

3、【答案】C

【中孚讲师解析】C项,"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全词实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只有下片换头,改第一句为两个三字句。A项,"念奴娇",此调有平仄韵二体,常见的为仄韵,一百字,上片四十九字,下片五十一字。B项,"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D项,"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北宋时盛行此曲,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4、【答案】B

【中孚讲师解析】明代吕坤《社学要略》云∶"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E1用,《千字文》亦有义理。"

5、【答案】D

【中孚讲师解析】A项,韩非子为法家代表人物;B项,鬼谷子通百家之学,不可以以一家之学来评判他的学问;C项,《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

6、【答案】C

【中孚讲师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学段的阅读量都有相应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7、【答案】

(1)如切如磋

(2)红杏枝头春意闹

(3)青山遮不住

(4)吾将上下而求索

(5)桑榆非晚

(6)绝知此事要躬行

8、【答案】A

【中孚讲师解析】"莫不取资"的意思是"没有不从中吸取采用的"。"莫"是否定词,意思是"没有"。

9、【答案】D

【中孚讲师解析】A项,第一个"之"为助词"的";第二个意思是"到,往"。B项,第一个"如"意为"像……一样";第二个意为"往,去"。C 项,第一个"于"为介词"在";第二个为介词"比",表示比较。D项,"是"为判断词,表示肯定。

10、【答案】C

【中孚讲师解析】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作品。

11、【答案】所以引用事例只要抓住要点,即使是小事也能显现出它的效果,好比寸许长的车辖能够管制车轮,门上一尺长的枢轴可以转动大门一样。

12、【答案】"扬""指扬雄,"班"指班固。

13、【答案】"口吃"使毛姆养成了敏感的性格,善于洞察和捕捉生活,成就了戏剧和小说,也成就了他的作家身份。

14、【答案】"毛姆之河"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毛姆用如泉涌出的文思和汩汩而出、流动不止的文字成就的文学作品之河,为世人带来许多上佳小说和精彩戏剧;二是毛姆以自身神秘、波折但却成功的一生所创造的生命之河,引发世人对生命的思考。

15、【答案】
【参考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自然导入

我国汉字的造字法有六种,象形就是其中一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象形字,看看你们认识吗?(出示象形字并板书·"水"和"石")

从这两个象形字你能看出水和石的特点吗?(水,柔弱;石头,坚硬)

可你相信柔弱的水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吗?这就是滴水穿石。(板书)这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读题质疑.读文释疑

1、读读课题.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1))水滴为什么会穿石?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师∶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文,同时还要找出引起你重视的字音。

2、哪些字音引起了你的重视?"锲而不舍、白炽灯、给予")

3、 谁解决了滴水为什么穿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解决问题∶

(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却能把石头滴穿?(学生根据课文一、二自然段谈为什么水能穿石。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落下来的,力量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没有把石头滴穿呢?(板书"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明确∶

不管岁月如何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滴。不停止,不放弃,正是因为小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才能滴穿顽石!

三、学习事例,加深理解

师∶作者看到了这个现象,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中的事例,再读一读老师给大家的"补充资料一"。看看他们与小水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学生汇报∶

(1)李时珍

李时珍也许曾攀登过令人胆战心惊的悬崖绝壁,曾顶风冒雨、不远万里寻访名医,曾因误食有毒药草而命悬一线,也许,有太多的也许。可他仍然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丝毫不三心二意,不半途而废。

(2)爱迪生

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经历了7000多次实验,这一过程中,他孜孜不倦,从未放弃,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3)齐白石

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1957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进行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牡丹。齐白石亦如滴水一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四、补充资料,写下感受

师:任何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课件),《荀子》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的"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这些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再看看"补充资料二",把你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悟写下来,在小组里交流。

五、课外拓展,推荐书籍

师∶同学们,课的最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这里面还有更多成功之人,更多给人以启迪的成功事例,只希望当你因困难而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些人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当你因挫折而伤痕累累的时候,希望你谨记一种精神。那就是一生(读)∶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标专一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

六、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不三心二意

持之以恒 不半途而废

16、【答案】

【参考设计】

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及时调整原本的计划,既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朗诵这首诗,那就将大家分成几个小组,让读得好的同学带领不会读的同学,让他们之间互相指导、互相进步。期间我会在不同小组间巡视指导,最后再进行小组朗读比赛。然后再引导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含义,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17、【答案】《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文字清新美丽,很容易让教师在课堂上泛泛地讲友情,进行爱的教育,那样的教学就失去了语文本身的魅力。案例一导入部分不足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教是主动的,但学生的学却是被动的。案例二教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文字,通过小树与小鸟之间快乐友好的交往,感悟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关一t7和友好,感受他们深厚的友谊。可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通过让学生朗读小树把小鸟送回家的片段,唤醒学生与亲人告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切感受并融入课文的情境中,深刻地体会到小鸟与"会走路的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难分难舍之情。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需要如此动情诵读、品词品句,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18、【答案】

创新传承方式 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一位跨越千年从古时走到今日的神圣使者。它有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浪漫唯美,也有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刚健气魄;有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神话故事,也有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历史传奇;有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的春花秋月,也有着"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民俗民意; 有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入髓相思,也有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爱国豪情.....它承载了中国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了中国千年来的万象更新。然而,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被依赖化程度逐步加深的今天。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却日渐式微。

恰在此时,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诗词大会却如冬夜里破云而出的一轮明月。光之所及,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不再沉寂。中国诗词大会以全新的表达方式给世人以全新的视听感受,以全新的宣传方式为中国优秀诗词文化的传承培养了一批接班人。由此及彼,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理当效仿,要不断创新传承方式,努力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真正实现传承方式的创新,还需要多方的支持与配合。

创新传承方式,政府应发挥领导作用。作为文化管理者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政府在创新文化传承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应为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提供动力和方向。比如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意转化和科技的提升,致力于形成一批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项目、园区和品牌。在此期间。湖南广播电视台响应并精心打造了"小戏骨"系列,通过对传统文化经曲的重新演绎,引发观众热议。无形中传播了传统文化并且挖掘出了一个产业"富矿"。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

创新传承方式,企业应发挥主力作用。作为市场主体,企业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随着具有创新性的传统文化节目的增多,传统文化创新一度引发热议。但部分企业却利用传统文化这一热点.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博人眼球,实际上做的却是传播糟粕、谋求不正当利益的"腌腊事"。这样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更是阻碍了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而与之相反,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则通过合理挖掘、创新利用传统文化故事、元素,获得了良好口碑与票房成绩,透过新途径、新方式,让大众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这位老朋友。这也正是创新文化传承的魅力所在。各文化企业应首先端正态度。而后结合实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进行创新.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再绽妍丽之花。创新传承方式,群众应发挥支持作用。如今,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也都是文化的消费者和受益者。如果人人都能尊重、热爱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品位,自觉支持积极、健康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抵制粗俗、鄙陋的传承方式,那么就能刺激企业创新传承方式,多策划一些诸如《百家讲坛》《养生堂》《舌尖上的中国》的景视节目或"书法比赛"刺绣技法交流"一类的民间活动,少一些哗众取宠的、败坏了中国传统文化名声的"四不像"。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应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当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汇聚为力量时,往往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仅由诗词文化一角,便可窥知这个道理。身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未来。我们必须担起这一份责任,从创新传承方式做起,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标,持全新的姿态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未来齐奔。​​​​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