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会经常听到大人们念叨“少吃点糖,坏牙齿!”为什么只有吃糖会坏牙齿但吃盐或者吃其他的不会坏牙齿呢?原因很简单,糖与龋病关系十分密切。
龋病也被称为蛀牙,是一种在细菌感染等多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如果龋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发展到牙髓炎就会引起疼痛。龋病是在细菌、饮食、宿主、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饮食指的主要是含糖较多的食物。糖参与了菌斑的形成,帮助细菌依附在牙面上;且作为细菌的底物,糖被发酵分解后产生的酸性液体堆积在牙面,导致龋洞的形成。糖是牙齿龋坏的“祸根”,因此预防龋病必须控制糖的摄入量。
糖根据其存在的形式分为游离糖和非游离糖,非游离糖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小,游离糖则对人体伤害比较大。其中非游离糖主要包括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蔬菜中的糖和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等。游离糖则分为两种,一种是鲜榨果汁、浓缩果汁以及蜂蜜中的糖。新鲜水果中的非游离糖外包裹着一层植物细胞壁,在体内分解代谢的速度缓慢,故不太会对牙齿造成伤害,但当其被榨成果汁后,其外层的植物细胞壁会被破坏从而变成游离糖,尽管鲜榨果汁是天然健康的食物,但其仍然会对我们的口腔健康产生危害。游离糖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是作为食品添加剂被添加到食物中的添加糖,如蔗糖、葡萄糖、果糖及糖浆。这种糖不仅存在于我们常吃的甜味食品,如饼干、糖果、巧克力、蛋糕、饮料等中,而且在那些“不甜”的食品中,如膨化食品、咖啡等,也含有大量游离糖。所以我们在保护牙齿时,还应该提高对这些隐形“杀手”的警惕心。
下面为专家医生对我们保护口腔所提的科学进糖原则:
1.吃或不吃黏性大、甜度高的食物;
2.甜食最好和正餐一起吃,因为摄入糖的时间如果是两餐之间,会显著增加患龋病的风险;
3.限制摄入糖的量和次数;
4.吃完甜食要刷牙,喝完甜饮料要漱口;
5.睡觉前、刷牙后不要吃甜食或喝甜饮料。
综上所述,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多吃五谷杂粮、蔬菜和水果,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
最后,想要拥有一口洁白美丽的牙齿还是要勤刷牙,认真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