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近期将密集与执政党展开磋商,计划2022年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对敌攻击能力”正式转化为国家安保领域基本方针。这意味着日本政府决定在发展先发制人的进攻性战力上不再遮遮掩掩,开始推动其公开化、政策化、战略化。那么,日本自卫队会如何谋求进攻性战力呢?
航空自卫队全力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受和平宪法限制,不能拥有轰炸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进攻性武器,战术飞机在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能携带远程对地攻击导弹,最多只能配备反舰导弹,对地打击能力非常有限。
日本航空自卫队携带反舰导弹的F-2战斗机。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和美军重返亚太地区,在美国的默许下,日本开始寻求进攻性战力的机会,美国不仅支持日本自研对地攻击武器,还逐步松口向日本出售远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
在日本自卫队中,对于谋求进攻性战力,日本航空自卫队最为积极。这也正常,飞机平台能够短时间内飞越海洋山川,是对地攻击的良好平台。为提升进攻性战力,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方面积极引进加油机、预警机等特种机,另一方面引进远程对地攻击武器。
目前,日本装备了4架波音KC-767空中加油机。2017年,日本开始向美国波音公司购买KC-46新型空中加油机,并陆续采购了6架,首架加油机计划今年交付给日本航空自卫队。这样日本航空自卫队就将拥有10架加油机,可以为自卫队的F-15、F-35等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大幅提升作战半径。
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的KC-767加油机。
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了F-15J、F-35A、F-2等型号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可挂载多种精确制导弹药。日本在2018年曾拨款研究改装F-15J,以便能搭载从美国引进的AGM-158B远程空地巡航导弹和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但由于价格高昂,改装计划搁浅,日本可能放弃引进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
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的F-15战斗机、F-2战斗机和F-35战斗机。
日本放弃改装F-15J计划,主要会影响其反舰作战能力,但如果继续引进AGM-158B导弹,对地攻击能力依然能得到大幅提升。这种导弹采用了隐身设计,突防能力较强,射程超过1000公里,具备打击对手纵深目标的能力。
而新购买的F-35A则将配备了NSM空地导弹,采用惯导+卫星导航+末端红外成像的复合制导方式,可攻击水面和地面目标,最大射程超过400公里,并且可以由F-35A的内部弹舱携带。由于F-35本身就是一种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隐身战斗机,未来配备JSM导弹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远程反舰作战和对地攻击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F-35战斗机的机腹弹仓内挂载JSM隐身空地导弹效果图。
陆上自卫队盯上巡航导弹
今年8月31日,日本防卫省公布了《日本防卫和预算》报告,介绍下一年的防卫预算细节。在这份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提高12式岸舰导弹能力的开发费用,预算约3.45亿美元。日本军事专家认为,通过改进12式岸舰导弹,射程将达到900公里左右,变成一种对地攻击巡航导弹。
日本12式岸舰导弹。
巡航导弹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的“踹门利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都证明了巡航导弹在打击对方战略目标、作战体系关键节点方面的作用。日本很早就注意到了巡航导弹的价值,但这种武器属于进攻性武器,美国不松口,日本就无法获得。随着美国的军事松绑,日本从2017年开始酝酿研制类似美国“战斧”的远程巡航导弹。
其实,日本很早就开始通过发展岸舰导弹积累巡航导弹的相关技术,例如,小型弹用喷气式发动机、制导技术等。以最新的12式岸舰导弹为例,该导弹采用岸舰导弹很少配备的地形匹配制导,可以在离海岸线更远的地方发动攻击。众所周知,地形匹配制导技术是巡航导弹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日本的目的不言而喻。
日本发射岸舰导弹。
日本巡航导弹可能会采用与战斧巡航导弹一样的平面式气动布局,这样有利于将射程从200公里提升至900公里,制导技术由12式岸舰导弹改进而来,采用惯导+GPS+地形匹配+末端成像的复合制导方式,保证打击的精确性。
除巡航导弹外,日本正加紧研制从陆地发射的高超声速导弹——高速滑空弹。
日本高超声速导弹作战示意图。
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高速滑空弹使用火箭发动机助推到高超声速,在敌方防空导弹射高之上的高空以高速滑翔,中段通过GPS/INS制导飞向目标区域,末段高速俯冲攻击对手水面舰艇,计划将于2026年交付使用,射程超过500公里。
海上自卫队不甘人后
在打造攻击性战力上,日本海上自卫队也不甘人后,最具进攻性的计划是航母改装。此外,未来日本版战斧巡航导弹服役后,日本海上自卫队水面舰艇和潜艇也可能装备巡航导弹,增强对地打击能力。
今年7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号直升机母舰完成了航母化的第一阶段改装。今年10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在“出云号”上成功进行了起降测试。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舰首次迎来固定翼舰载机起降。
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在“出云号”上进行起降测试。
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在“出云号”上进行起降测试。
2018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新版《防卫计划大纲》,其中,“中期防卫”的内容包括推进改装“出云号”。这种军舰满载排水量2.7万吨,采用了类似航母的贯通式甲板,因此被外界称为“准航母”。该舰可携带20余架直升机。
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的2艘准“航母”。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了两艘出云级直升机母舰,分别是“出云号”和“加贺号”,改造后的“出云级”可携带18架F-35B战斗机。
2020年,日本与美国签署了230亿美元的协议,采购105架F-35,其中包括42架F-35B型飞机。在此之前,日本已经购买了42架常规起降型的F-35A。这种战斗机可搭载NSM空地导弹,执行远程对地打击任务。
“出云级”航母化改造将在2026年完成,届时,日本海上自卫队将拥有两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进攻性战力将进一步提升。
另外,日本水面主力舰艇基本上都配备了MK-41垂直导弹发射系统,部分可以容纳类似战斧巡航导弹的大尺寸导弹,一旦日本版战斧巡航导弹研制成功,海基版本的巡航导弹可能出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水面舰艇和潜艇上,赋予这些平台远程对地攻击能力。
日本爱宕级驱逐舰代表了目前日本最强的海上反导能力。
总之,日本将“对敌攻击能力”转化为国家安保领域基本方针,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对他国的对陆纵深打击能力,对于周边国家来讲,需要持续关注日本自卫队的发展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