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正误六八:君子不器

发布时间 :2021-11-30

​​文后有前文链接


    此语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的原话。人们对此语常见的理解错误是,说君子不可成为一种专门的器物,也就意味着对专业人才的贬低。这种错误认识,错在把“君子”和“专业人才”划了等号。君子首先有仁德,而且也有机智和才能;专业人才首先有机智和才能,但是,究竟是否有仁德却不在考量的范围之内。所以,在君子和专业人才这两者之间,不能相提并论。

孔子此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朱子解释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器物,都是一种器物有一种用处,无法通用;一个士子把志向放在仁德上,完成这种修养便是“成德之士”,便是君子,这样的君子应该是通天理、通道理的,仅仅做事而不明事理,不明道理,那么,也就只是懂得一才一艺而已,也就难以全面考虑问题,也就难以事事通达道义、坚守道义。《论语注疏》中说:“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与此同义。

按照韩愈《答李翊书》的说法:“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这也就是说,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被人用的时候就有用、不被人用的时候就自暴自弃的器物,而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持道义的人。另外,器物没有自己的思想,更谈不到道德,因此,可以被正义之士用来行正道,也可以被邪恶之徒用来行邪道。君子只能行正道,而绝不能为邪恶之徒所用,更不能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另外,器物是一种东西,当它被人用到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不用的时候就像废物一样。有德有才的人,不能把自己当作一种只能被人使用的东西,而必须掌握自己对道德才能的主动权。也就是说,当社会用到他的时候,他可以为了社会而把自己的道德才能发挥出来;当社会需要道德才能却不任用他时,他可以用正当的方式去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当实在无法在当时发挥作用的时候,他可以凭借着道德才能而立身,而且把道德才能传给他人、后世。所以,君子不能是像器具一样的被动的人。


前文链接

儒学正误之一:孔子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吗?

儒学正误之二:孔子学说完全体现在《论语》之中吗?

儒学正误之三:孔子与后世的儒家、儒者是一回事吗?

儒学正误之四:孔子是要恢复周礼吗?

儒学正误之五:孔子所重视的只是道德教化吗?

儒学正误之六:孔子为了什么杀少正卯?

儒学正误之七:孔子是什么“家”吗?

儒学正误之八:孔子不相信鬼神吗?

儒学正误之九:孔子是要为尧舜唱赞歌吗?

儒学正误之十:孔子是“托古改制”吗?

儒学正误十一:孔子是主张专制吗?

儒学正误十二:孔子整理的“六经”为什么是“经”?

儒学正误十三:孔子编订“六经”是为了保存史料吗?

儒学正误十四:孔子学说是理想主义的吗?

儒学正误十五:孔子学说扼杀人性吗?

儒学正误十六:孔子学说在诸子那里得到了发展吗?

儒学正误十七:孔子是“蔽于人而不知天”吗?

儒学正误十八:孔子是主张“厚古薄今”吗?

儒学正误十九:孔子只主张“入世”吗?

儒学正误二十:孔子学说不如老子学说吗?

儒学正误廿一:孔子学说与老子学说是对立的吗?

儒学正误廿二:孔子主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吗?

儒学正误廿三: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吗?

儒学正误廿四:孔子提倡等级制度吗?

儒学正误廿五:孔子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落实了吗?

儒学正误廿六: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吗?

儒学正误廿七:孔子学说只能应用于“守成”吗?

儒学正误廿八:孔子学说是束缚人的思想枷锁吗?

儒学正误廿九:孔子学说是为了教化平民百姓吗?

儒学正误三十:孔子学说只适应于农业文明社会吗?

儒学正误卅一:孔子学说是华夏文化的全部吗?

儒学正误卅二:孔子学说是汉民族的文化吗?

儒学正误卅三:孔子的一生与他的主张完全契合吗?

儒学正误卅四:孔子被尊为圣人是搞个人崇拜吗?

儒学正误卅五:孔子是儒教的教主吗?

儒学正误卅六:孔子学说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儒学正误卅七:孔子学说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吗?

儒学正误卅八:孔子学说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

儒学正误卅九:孔子学说不利于社会进步吗?

儒学正误四十:孔子学说反科学吗?

儒学正误四一:孔子学说反民主吗?

儒学正误四二:孔子学说反自由吗?

儒学正误四三:孔子学说是要人做“顺民”吗?

儒学正误四四:孔子重视礼是错误的吗?

儒学正误四五:孔子鄙视劳动和劳动者吗?

儒学正误四六:孔子只培养臣子吗?

儒学正误四七: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做官吗?

儒学正误四八:孔子“私人讲学”是“讲私学”吗?

儒学正误四九:孔子学说排斥压制其他学说吗?

儒学正误五十:孔子是什么阶级的代表吗?

儒学正误五一:孔子学说不重视物质生活吗?

儒学正误五二:孔子的“君子儒”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君子吗?

儒学正误五三:孔子学说能代表“传统文化”吗?

儒学正误五四:孔子编订“六经”导致了其他文献资料失丢了吗?

儒学正误五五:孔子的“春秋笔法”违背史学精神吗?

儒学正误五六:孔子只讲“诗书礼乐”而不讲《易经》、《春秋》吗?

儒学正误五七:孔子编订的“六经”还是“经”吗?

儒学正误五八: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吗?

儒学正误五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儒学正误六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学正误六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学正误六二: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儒学正误六三:巍巍乎,唯天为大

儒学正误六四: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儒学正误六五: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儒学正误六六:乐天知命,故无忧
​​​​儒学正误六七: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