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重庆市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常态化组织开展联合督导、
交叉执法、异地执法等专项行动
既检查发现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也给执法人员的
业务能力水平带来了挑战
为规范生态环境执法行为,持续推进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提升问题发现能力,重庆市结合工作实际,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指南》,制定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排污许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地、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应急管理等10项现场检查指南。
制定《执法指南》,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执法改革落地见效,优化执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的必然要求。落实并执行好《执法指南》,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提升政治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业务能力、执行落实能力等“四项能力”,着力担负起生态环境铁军主力军历史重任的重要抓手,是重庆市细化举措、实化内容、延续“实战练兵”的重要实践。
《执法指南》起草充分考虑了与行政管理接轨,10项指南分为3大类。一是非现场执法指南。二是5个要素类指南,包括水、大气、危废、自然保护地、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三是4个管理类指南,包括建设项目、排污许可、自动监控、应急管理。10项指南涵盖了目前执法的重点领域,在今后工作中还将结合法律法规制定情况和执法实践,逐步完善新监管领域的工作指南。
10项指南列出了一般情况下,现场检查及非现场检查的34个板块主要内容,避免执法人员因经验式执法可能出现的疏漏,补齐了环境执法人员“偏科”的“短板”。《大气污染防治现场检查指南》指出了一般涉气企业、涉VOCs企业、涉扬尘和粉尘企业的检查要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场检查指南》指出了环保手续执行、经营许可证制度执行、规范化管理台账建立等7方面检查要点。9个现场检查指南配套制定了检查记录表单,下一步将实现记录表单数字化,改进填写录入方式,提升执法效能。
在对照条目式的检查重点开展检查基础上,《执法指南》对部分难点进行了解析。《水污染防治现场检查指南》对利用渗井、渗坑,私设暗管等逃避监管排放水污染物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情形判断,列出了4方面判定条件。《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检查指南》对数据弄虚作假,列出了3个方面、35个小项的嫌疑情形,同时对自动监控现场检查结果运用进行了分类说明。《非现场执法指南》对证据采集、非现场与现场检查衔接、信息公开等3方面提出了注意事项。
下一步
重庆市将坚持精准治污、
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在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
做实督导帮扶,做细执法监管
做强执法队伍,做优执法机制
持续做好《执法指南》
的运用及修订完善
通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锤炼铸就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
助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取得新成效
文字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编辑
刘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