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创新性指出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基础,具有根和魂的作用,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提升劳动能力,涵养劳动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生活能力,本学期我园继续开展系列劳动活动,将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定为“劳动日”。开展以“我是劳动小能手”为主题,以劳动教育、劳动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通过认识劳动工具、阅读劳动绘本、劳动实践等多种教育方式,组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劳动教育活动。
生活中的劳动教育
大千“柿”界,柿饼日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通过制作柿饼,不仅能充分让幼儿直接感知柿子的形状和颜色,实际操作制作柿饼,还能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生活和感知的热情,锻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巧手制山楂干
图片
图片
南瓜是个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是能干的小宝宝
图片
图片
图片
蒜苗宝宝我来养
图片
图片
甜甜糯糯红薯干
图片
图片
图片
穿上冬装的山楂球
山楂上的糖霜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和糖葫芦上的糖不一样?基于问题,孩子们决定自制糖雪球。孩子们分成四组,分别为:清洗晾晒组、物品整理组、小厨师组与包装组,活动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图片
酸酸甜甜糖葫芦
图片
到了冬天,小朋友看到卖糖葫芦的就不由自主的想去品尝,为了让幼儿了解冰糖葫芦的来历和制作方法,我们带孩子们开展了制作糖葫芦的活动。
图片
活动前一周是活动准备周,孩子们先猜想,除了经常吃到的山楂糖葫芦,还有什么水果能做糖葫芦。猜想完,根据自己的猜想用橡皮泥制作出此水果的外形,然后开始练习串串🍢,对于孩子们来说串串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而制作糖葫芦最主要的一步就是串串,所以先用橡皮泥练习,为串真正的水果串做好铺垫。
孩子们期待已久的真正制作活动终于到来了,他们从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还有白砂糖、冰糖、芝麻、糯米纸;老师准备了电热锅、防烫手套;为了保证食物的干净卫生,老师给桌面上铺上一层保鲜膜。
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开始分工劳动了,第一、二、三组宝贝负责摘水果把;第四组负责洗水果;第五、六组宝贝负责剥橘子皮;第七组宝贝负责剥香蕉皮;第八组宝贝负责切苹果。
图片
分工劳动的效率就是高,很快水果都准备好了,开始穿串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提前做了安全教育,穿串时将竹签朝下对着桌子,这样既不怕伤害自己,也不会扎到别人。
图片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了分享与珍惜,愿我们的孩子们像冰糖葫芦一样,甜甜美美,幸福圆满。
我会做腊八蒜
结合“冬天”的主题,“制作腊八蒜”的活动开始了。制作腊八蒜首先要带孩子剥大蒜,剥大蒜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手指灵活度,是孩子们手部精细运动的一个练习。
图片
图片
其次,在制作腊八蒜的过程中让孩子对大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看、摸、剥、数等多种方式感知大蒜的特征,了解大蒜的用途,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动手剥蒜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与小肌肉发展,还培养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幼儿对生活常识的认知。
图片
通过使用不同的醋(如陈醋、米醋)和不同的糖(冰糖、砂糖、红糖)幼儿初步感受“对比”,培养科学思维。
图片
这些生活化的操作让孩子们充分体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并且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图片
图片
小朋友们从家中带来各式各样的蔬菜和罐子,制作泡菜的活动火热的开展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洗菜、摘菜、撕菜,还需要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各种蔬菜,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认知都得到了提升。
图片
图片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
拓展劳动教育活动到“今日家庭”,家庭要发挥作用,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自己动手进行劳动,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图片
图片
环境中的劳动教育
图片
通过本学期系列劳动活动,幼儿不仅树立了“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还有了“做力所能及事情”的意识。孩子们增强了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感受到劳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