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皇后权力被大幅打压的朝代,但皇后仍然作为一种象征,位列于皇帝、太后这一第一尊贵集团之内,这也反映在皇帝出巡行宫的建筑布局中。
乾隆十年以后,乾隆帝奉太后携皇后、嫔妃出游很多,沿途改建和新修了不少行宫,行宫肯定有皇帝寝宫,目前看到的大部分行宫都有太后寝宫和皇后寝宫。
最接近清西陵的隆福寺行宫是乾隆九年由翠云山房改建,皇后寝宫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殿,见图1。
乾隆十分喜爱盘山的景致,并于乾隆九年(1744年)在盘山兴建静寄山庄,大约于乾隆十七、八年完工。乾隆帝第一次驻跸盘山行宫已是乾隆十九年了。但乾隆十八年,皇后那拉氏没有随驾避暑山庄,而是在阿里衮扈从下去盘山行宫休养,估计那时盘山行宫已初步完工了。盘山行宫除了皇帝寝宫太古云岚殿和太后殿以外,仍然有皇后宫,见图2
泉林行宫是距离山东曲阜最近的行宫。因为乾隆帝多次专门去山东曲阜祭祀孔庙孔林,而且在每次南巡途中也会去曲阜祭孔,所以在乾隆二十年改建了明代衙署兴建了泉林行宫,见图3。行宫中仍然保持了皇帝、太后和皇后寝宫三足鼎立的格局,见图4。
苏州灵岩寺行宫建于乾隆十五年,即第一次南巡前一年,修建了皇帝寝宫和太后寝宫。乾隆二十一年,即第二次南巡前一年,灵岩寺行宫添建了皇后寝宫,见图5。
黄新庄行宫也大概肇建于乾隆九年制定谒陵制度之时,目前只看到光绪年间的黄新庄行宫图,格局与上述行宫一致,仍然是皇帝寝宫、太后宫和皇后宫并存。
涿州行宫是乾隆帝南巡出京城的第一站。在第一次南巡以前,考虑在涿州保庆寺修建行宫。几经商讨,最后确定,不保留原有寺庙,而是在寺庙的基础之上进行全面改造,将寺庙改建成皇帝行宫:保庆寺大佛殿,改建成皇帝休息的正殿。寺庙东院,是相对独立的院落,辟为皇后寝宫。寺庙后殿非常安静,也十分安全,乾隆皇帝选定作为太后寝宫。皇帝、太后、后妃的寝宫确定了,为了迎合风雅皇帝的观赏需要,在寝宫之后,建造高大的观风楼,观赏远近风景。(来源: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向斯著《乾隆南巡的故事》2016年)
另外,曾经看到过杭州西湖圣因寺行宫图,格局与上述行宫一致,仍然是皇帝寝宫、太后宫和皇后宫并存。但已找不到出处了,等以后再找到其他行宫资料,一并补充吧。
上述资料和图片来源已贴在图中,谢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