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I Know》,是一支从音乐、编舞到服装造型都充满原汁原味Old School气息的作品,是少年刘雨昕笃定Popping梦想的初心,是她向来处的致敬,也是她义无反顾走向未来的宣言。
「从来处来 | Funky & Popping ——感受初昕热爱」
先说音乐Funky,直译为骤停打击乐/放克,意译为具有感情和韵律的音乐。这种音乐风格源于黑人文化,以Bass为主角,早期曾用作连接传统Soul和Disco的过渡音乐,是一种强烈的、技术和节奏感要求相当高的音乐。Funk是其演变说法。
Funky重节奏明确、旋律线条简洁,且节拍刻意偏离正拍。至少16分音符起步,重在节奏的切分,零碎且难以掌握。
Funk Music最侧重律动,无律动,不Funk。这就是为什么复古欢快的《Baby I Know》前奏一响,仿佛刘雨昕已向你发起一场“不抖腿”挑战。(这时候你会很遗憾没有穿着喇叭裤烫个头)
再说舞蹈Popping,它是基于Funky文化成长起来的Funk和Street Dance中的一种风格,是纯正Old School舞种之一,无Funk,不Popping。
《Baby I Know》首秀,舞者们随着节奏欢快摇摆,伴随着Popping特有的Pose、Rolling、Twist、Flex等Style,淋漓尽致地表达了House的节奏和氛围,加之Air pose、Slow motion、Fresno等元素组成编排亮点,尤其最后的Fresno齐舞,可谓强迫症治愈良药,协调又舒服。这场编舞很有Acky个人风格,花招不乱放,注重质感细节,有逻辑,纯纯Dance in the music。
图源:<a href='https://weibo.com/n/刘雨昕工作室'>@刘雨昕工作室</a>
「致敬与传承 | Acky & XIN ——直击昕灵对话」
《Baby I Know》的舞台,就像一场先驱与后辈的默契对话。刘雨昕与Acky的合作,既是梦幻联动,也是水到渠成。
Acky桑,亚洲Popping界老OG,国内最早一批Popper们多是看着他的录像带学习成长起来的。在他20多年的舞蹈生涯里,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让他们看到什么是High Level的Popping,并以此为目标和动力。
刘雨昕,有十年舞龄的舞者,是学生,也是继承者。在过往的舞台里,她会尽可能不露痕迹地把Popping融入其中,不仅没有破坏舞台完整性,而且成为她个人舞台魅力独一无二的加分项。
在现在流行街舞作品都在做大量创新和兼并的浪潮中,Old School舞种和精神仍在传承发展,生生不息,因为它是无法被替代的传统、文化和时代见证。
Old School舞种里每个动作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由来,每个元素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比如Locking中的Volkswagen,是Shabba Doo在车上等人时创造出来的;Paying的灵感来自于从前的黑人,因贫穷怕丢钱于是把钱藏在鞋里;Popping中的Fresno是Boogaloo Sam(Popping创始人)的家乡,一个美国加州小镇的名字。
可以想象少年时的刘雨昕每一次学习这些元素,练习这些动作,就像跨越时空,在与那些伟大的先驱们对话,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生活。
图源:<a href='https://weibo.com/n/刘雨昕工作室'>@刘雨昕工作室</a>
「向去处去 | 民族 & 潮流 ——拥抱全昕世界」
作为《XANADU》专辑第一首单曲,《Baby I Know》是对初心的笃定,也是对未来的宣言。舞台中央,溢彩流光,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每个人都能通过街舞,跨越国家和种族的界限,感受身体与音符的碰撞,让灵魂一起律动。她唱给我们,也给每一个星辰旅途中追赶梦想的人。和我们一起,无畏地奔向未来。
未来向何处去?是昼夜航行的彼岸,是鸡犬相闻的桃源……
然而在雨昕看来,理想的国度、梦中的仙境并不只存在于想象中,它可以被开拓、被拥抱。随着《XANADU》一点点地揭面,我们可以领略到民族与流行辉映,梦想照进现实,不困于现在。
“现在的舞曲都是外国的,希望有一天中国舞曲也能发展起来”
“我想做那种很酷很舞曲的音乐,然后穿着很有气场的服装比如西装,希望能实现”
……
她希望创造出属于中国的、融入民族元素的潮流舞曲,她希望她的作品伴随着律动与呼吸,表达着温暖与坚定,传递着热爱与梦想。
她一直在说的,她一直都在做。
编审:@大古风嗡嗡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