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凌晨一点,在镇海区蛟川街道临江小区门口,远远就看到四只可爱的“大白”在寒夜里来回走动,走到近处,隔离服上写着镇海交警。作为抗击疫情的第一批先锋战士,镇海交警大队蛟川中队中队长王立波已经连续工作了四天四夜,每天只能够简单眯一会,至今他仍然与同事坚守在一线。
5日晚,王立波接到通知辖区临江小区出现疫情需要紧急备勤,随后他第一时间带领中队4名辅警在临江小区集合,陆续引导救护车、接送车将确诊患者及其密接和次密接人员送往隔离点。直至6日凌晨4时左右,王立波再次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对临江小区采取封控措施,所有人员、车辆只进不出,必须封锁管制到位,不能给病毒留任何缝隙,必须死守。
“我是一名党员还是蛟川中队的中队长,我不第一个去谁去……”王立波坚定地说道。事发突然,因临江小区位于主干道宁镇线旁边,而且只有一个出入口,来往车辆势必不会少,而临江小区本身就有6000多名居民。天一亮,所有人员、车辆都要开始活动,如何才能做到万无一失,这让王立波倍感压力。
“我收到的指令就是必须要守住这个关口,坚持到支援警力到达。”王立波回忆道:“当天早上六点多的时候,临江小区门口的人员车辆开始密集,买菜的、上班的、上学的等等,都想要出去,我们只能极力向群众解释,取得理解和谅解。”现场一共五名警力,只能竖起人墙,对于群众的疑问,不停地跟居民解释:“临江小区发现疑似新冠病毒密接者,大家注意自我保护,尽量少出门,居家等待官方公告。”两个小时不停地解释,喉咙沙哑发烫,此时警力支援也陆续赶到,开始搭建硬隔离等设施,通过不断地解释,大多群众也都表示愿意配合。
硬隔离设施已经到位,可新的问题又来了。一边是里面的居民有各种紧急情况需要协调帮助,一边是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等要送进去,还有外来人员想要进去,那么具体人员、车辆进出要怎么管控?中队防疫物资要怎么分配发放?一系列琐碎的事项,要一一跟街道、大队核实、落实。
中队警力有限,只有7名民警,除去一名民警保障中队正常接处警和后勤工作,其余6名,老民警居多。“像我这种40多岁的也算是年轻民警了。”王队长说道。6名民警分成两组,分别在临江小区和风景九园小区进行管控,8小时一班,轮班休息。而王队长将自己安排在后半夜,也就是凌晨零点到八点,“我白天要跟街道协调各项具体工作,也抽不开身,只有后半夜消停一点”,王队长说道:“特殊时期,每一名警力都是珍贵的资源,每一个防疫物资都要用在最关键地方。”
王立波每天的工作阵地就是从临江小区管控点到镇海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再到蛟川街道指挥中心,三点一线。一直到12月7日晚上6时左右,王队长才抽空回中队眯了一会,“这几天基本上没怎么休息,每天可能眯一两个小时吧,主要是电话太多了,各方面需要协调,刚躺下没多久,电话就不停地进来,一天得有两百多个电话。”王立波说道。
12月8日上午7时左右,临江小区内一名男子找到王队长:“我老婆预产期马上就要到了,能不能想办法送我们去医院,我们情况紧急。”生命大于天,王立波听说后,马上和大队指挥中心汇报,大队指挥中心又跟街道指挥中心协调,紧急调用一辆救护车前往临江小区,将产妇和家属送往就近的医院生产。“别担心,没事的,医生都在的,大人孩子都会平安的。”产妇顺利生产后,家属又回到临江小区进行隔离,王立波安慰地说道。
一个小时后,又有一名患者紧急求助,因为身体原因需要每天前往医院做血透。了解到他的病情紧急,王立波立即向医院核实情况,协调调用一辆救护车前往临江小区,将患者送完医院接受治疗。“谢谢谢谢,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家属不停地向王立波感谢。
“疫情严峻,虽然我们是后半夜执勤,但也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打起精神,守好疫情防控中心的第一道关!家家都有不同的需求,我们也是将心比心,在疫情防控要求之下,根据不同的情况,尽量解决大家的困难。”王立波说。
王立波的妻子是一名教师,疫情期间被隔离在家,两个女儿也因为疫情学校停课,母女三人都在家上网课。提及家人,王立波说道:“孩子有家人照顾,工作有同事支持,我没什么好担心的,疫情迟早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