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岛邂逅“古着”!穿越时光等到最“时尚”的你

发布时间 :2021-12-16

​​一年来多个店铺开张,逐渐兴起的市场丰富着青岛“时尚圈”

邂逅“古着”:穿越时光等到你

从“古着”市场的发展,可以窥见一座城市对潮流文化的敏感和包容。

“古着”一词发源于日本,一般指二十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生产且保存良好的精品服饰。如今,“古着”的概念已延伸至饰品、箱包、玩偶等物品,并逐渐成为个性、时尚的代名词。青岛最早的古着市场可以追溯至五六年前,近一年来,随着试物所、Dora、Menta、不笑猫等一批古着店铺的开张,青岛的古着市场才算是真正兴起。

Dora Vintage的女主人Dora正在整理货架。余瑞新 摄

为什么Vintage让他们着迷

Vintage指博物馆的珍藏,能称得上“古董”的,其本身必须是精品,有历史价值,并能代表某个时期的某些特定元素。青岛的古着店,大都以Vintage为后缀命名,可能这种命名可以让店铺更具辨识度。美式、法式、日式,穿梭于不同风格的古着店,复古、潮流、有格调是其给人的直观印象,驻足店内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拍出一幅精美绝伦的艺术照。

“很多人把古着直接定义为二手衣,但并不是所有的二手衣都可以称之为古着。古着是时代遗留的精品,是某个时代文化的缩影,古着衣物的面料、剪裁,配饰的材质、设计等极其考究,有的工艺甚至在当下都无法复制。”Molly’s Vintage的店员阿绿身着复古装,像极了画报中走来的文艺女郎,她从货架上随手拿起几件衣服,向记者介绍它们的特别之处。

让被岁月浸染之后的旧衣物熠熠生辉,这是每家古着店经营的初衷。“相对于常规搭配,我更喜欢顾客的自我创新,比如有的顾客把心仪的胸针扎在发带、腰带上做装饰,就赋予了物件新的生命。”Dora Vintage的女主人Dora介绍,她在十年前就“入坑”古着,曾为了找到心仪的物件,一整天穿梭在国外的背街小巷“淘宝”,即使满腿贴上了休足贴,第二天仍继续“淘宝之旅”。如今,她私藏的“宝贝们”已经不计其数,她还专门租了一间居民房做仓库。“这是一种情结,说不明白到底为了什么,就是单纯地喜欢。”

正所谓时尚穿搭没有年龄限制,古着市场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属领地。“下到初中生,上到80多岁的老奶奶都光顾过我们的店铺,买到了称心的老物件。”Dora说。

愿意为“独一无二”买单

相比当下的批量生产,少盲从、精选择的古着,更能令追求个性、时尚的小众偏爱。随着复古风的流行,小红书等自媒体的曝光也让原本小众化的古着为更多人所知。

“85后”雅妮因小红书结缘古着。她向记者展示了一枚维多利亚时期的古董首饰,这是目前她入手的最昂贵的老物件,价值近万元。“这是一个子母吊坠,可拆分穿戴,两个花朵状的吊坠都是由工匠手工编织而成的。”雅妮告诉记者,在引进人工养殖淡水珍珠技术之前,天然珍珠在欧洲极其珍贵,这种小米珠只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古董首饰里出现。

“90后”的小池更热衷于古着服饰。“时尚,也不怕撞衫,最重要的是买它时的惊喜——这么多的古着店,你恰巧走去,遇到了心仪的它,而它恰巧又是你的尺码,像是穿越时光只在等你。”

古着店的老物件价格从一二百元起步,上不封顶,但古着爱好者却愿意为它的“独一无二”买单。每天,Molly’s Vintage的微信朋友圈都会发布几条上新信息,此外,很少做宣传。“喜欢它的自然喜欢,不需要刻意造势。”阿绿告诉记者,Molly’s Vintage2017年便开业运营,来光顾的大多是回头客。“用物以类聚来形容这个圈子可能更贴切,因为每个店铺的货品都是老板自己淘来的,自然也就充满了个人倾向的审美,而喜欢这个店铺东西的消费者,爱好和审美眼光都差不多,所以,店铺客户群也更稳定。”

和老城擦出火花

随着古着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对于它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有些路过顺便进来逛逛的顾客对古着并不是特别了解,他们往往会问‘为什么要穿别人穿过的衣服’‘二手的东西还卖这么贵’。” 一位古着店老板有些无奈,“古着店在国外很常见,但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说,二手的东西不吉利、不卫生。其实这些衣物,尤其是衣服,我们淘回来之后都是经过严格干洗、消毒的。”

争议声将小众的古着文化推到台前,也给了我们一个探寻其本质的机会——它不仅仅是时尚、个性的代名词,还是低碳环保的新风尚。

在我国,古着市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形之下,青岛的古着市场虽然差点火候,但已经开始兴起,不仅丰富了青岛的时尚圈,也给市民提供了低价尝试大品牌的机会。

仔细盘点不难发现,青岛的古着店大多都集聚在市南、市北老城区,这无疑会给面临城市更新的老城注入新鲜的血液。诸如Dora Vintage,今年4月入驻广兴里,在Dora看来,古着也是设计的一种,入驻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置身历史街区,对于古着店意义非凡。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其收获了特殊的客户——前来找寻灵感的设计师和对历史文化情有独钟的年轻人。

我们期待复古文化和老城擦出更多的火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