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关注管理规模还不太大的绩优基金

发布时间 :2021-12-20

​​


在基金圈里有个所谓的“规模陷阱”之说,说的就是随着基金产品规模的增大,产品相较于之前则更难再做出来超额回报。
其实这点也不难理解,因为每一个基金经理和其擅长的投资策略都有自己更加适合和舒服的管理半径,而管理小资金和大资金对市场的冲击成本以及管理人的投资心态也都不完全一样。
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我们要关注的核心是一名基金经理的现有管理规模是否已经超过其管理半径,而过去让他们得以成功的策略在现行的管理规模之下是否还都能跑得通等等。
而另一方面,它也给了我们一个反向的启示。那就是也可以多去挖掘现在管理规模还不是很大,超额业绩回报比较突出,可能会成长为未来宝藏的基金经理。
比如始于2019年的这轮结构性牛市,每年的偏股冠军基金,在它成为冠军的前一年规模都不足2亿,都是迷你基金,甚至在它成为冠军的当年,一大半的时间里规模也都在10亿以下。受到关注后,规模猛增。
一方面,“冠军魔咒”的内在重要原因之一,即是规模猛增之后操作难度较大、超出了基金经理最适合发挥的规模。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也说明10亿以下是很好的做业绩的规模,弹性较大。
所以可以抓住短暂的时间窗口,找那些规模还在10亿以下的绩优基金。
比如今年截止目前的股基NO.1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基金(崔宸龙),2020年半年末规模0.13亿、年末4.8亿,2021年3个季末规模3.5亿、28亿、166亿。
2020年股基冠军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陆彬),2019年规模一直2亿,2020年4个季末规模18亿、27亿、30亿、74亿。
2020年混基冠军农银汇理工业4.0混合(赵诣),2019年规模一直1.6亿,2020年4个季末规模1.4亿、1.6亿、6.5亿、39亿。
2019年混基冠军广发双擎升级混合(刘格菘),2018年底规模0.9亿,2019年4个季末规模0.5亿、0.5亿、8.6亿、69亿。
从这个角度来看,恒越基金叶佳所管理的恒越优势精选混合基金(基金代码:011815)成立以来每季末规模0.13亿、1.9亿、7.8亿,有没有可能将优势延续下去,迎来规模和业绩的双丰收呢?还是值得期待的。
而在此前就提前挖掘类似产品并埋伏在其中不乏也是一种不错的策略哦。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作为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