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错觉

发布时间 :2022-01-13

​​股市中我们常常会产生很多错觉,这些错觉可能源于我们的想象,但实际上可能与事实有着巨大差异。就比如抄底,想象中,我们似乎错过了很多抄底的机会,那些都是我们曾经萌生过冲动的点位,却错过了。但事实上,这可能仅是我们的错觉,实际操作时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以估值为例,某只股票的市盈率常年在5-10倍之间波动,当该股从高位跌下来后,估值水平到达5倍左右,已经处于低位水平,而该股估值随后跌到4倍左右开始缓慢回升。如果事后去看,在估值回到5倍左右时去抄底,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站在10倍市盈率的角度去看,5倍跟4倍的差距似乎不大,从走势上看似乎也是差不多的感觉。但事实上,在5倍估值的时候去买,中间要先承受20%左右的亏损,随后可能还得忍受长期的震荡折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挺过来的人不多。

再以股价为例,某只个股从100元跌到20元,从跌幅上去看已经跌了80%,下跌已经非常充分了,随后股价跌到15元附近开始止跌回升,最终创了新高。事后站在100多元的位置回头去看,在15元和20元买的差距似乎不大,但实际上中间的差距高达30%左右,在股票投资过程中,30%的回撤属于巨亏。

抄底为什么这么难,因为要求非常精准,很多时候前一天买和后一天买的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中间可能就是一根阴线的差距,这种差距如果等涨起来了回头去看很难体会到差别,但实际上带来的可能是10%左右的浮亏,最终割在黎明前是大概率事件。

又比如,认为弱势股安全往往也是错觉。比如某个方向进入短线休整状态,部分个股在回调,部分个股高位横盘,我们在操作的时候可能会更倾向于买回调的那些,因为跌下来的安全,高位悬着的随时可能往下掉。很多时候回过头去看,似乎横盘的真的掉下来了,或回调的个股真的反弹了。但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在横盘个股补跌的过程中,先前就在回调的个股可能跌得更凶,造成亏损的原因不是因为买了抗跌股,而是因为方向判断错误;在回调的个股反弹的过程中,前期抗跌的个股可能涨幅更大、表现更强,享受收益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买了弱势股,而是方向判断正确。

股市中有很多经验可能需要花钱才能体会到,因为实际参与操作和凭想象得到的体验可能天差地别。要想得到经验和成长,我们需要实际去操作,而要想把经历变成经验,避免自己在同一个坑里栽倒两次,则需要我们经常总结和反思,特别是对于亏损的交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