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这个新年,或许大多数人也还依旧被困在自己的城市,不能看遍祖国的万水千山。
那也不妨走进电影院,去拥抱平凡生活中的温暖。
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打动我的,一是真实,二是温情。
电影的真实基于影片中环境,基于真实的事件,以及人物都有着真实原型。
志愿者快递员、援疆支教教师,还有医护人员。他们挺身而出,日夜坚守。
这也使得电影有了更多的亲切感,更加“接地气”。
饰演叶子扬的演员朱一龙,因为皮肤太白被刷上厚厚的黑粉底,只为了将人物塑造得更加真实朴素。就好像叶老师真真切切,是身边实实在在,会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一名普普通通的钢琴老师一样。这样的人透着朴实的可爱,甚至在上网课时,也会煞有介事地用带着点儿口音的汉普为学生们讲课。
全方言的拍摄也使得这部电影更具烟火气。
“讲胃口”(讲义气)的武汉人,让人颇感耿直的武汉话。
影片中的人物用平实的语言,有趣的互动,不着痕迹的生动,每每惹得观众哄堂大笑。
穿过寒冬拥抱你里的人们很普通。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是快递员、钢琴老师、餐厅老板、退休医生……
他们并不完美,都有着各自的缺点。
他们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十全十美,总是有着鸡毛蒜皮的琐碎。
他们是身边实实在在的,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
穿过寒冬拥抱你里的话语很普通。
表示关心是“给你说了多少次了,把口罩给我戴好”。
表达好感是“下次还给你送特快专递”。
表现爱意是“我不想等了,我只想用余下的日子去照顾你”。
这些话朴实无华,却往往能戳中人心最软的部分。
“你照顾好自己,等解封了,给我平平安安地回来。”也不免让人想起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上车后,爱人的那句“你要是平安地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勇哥和妻儿隔空拥抱的场景也让人联想到疫情期间与家人分隔的医务工作者。
影片的开始,是“喧闹与仓促”的。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武汉被按下了暂停键。
大年三十夜的一幕幕,电影平行又交错的叙述手法也让人耳目一新。
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相互交集,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
这其中有亲情、爱情、友情,是不能相见的遗憾与思念,也是日夜陪伴的重归于好。
他们有的,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人。
都是鲜活的,曾经温暖过我们的人。
而影片中人物的交织,剧情的衔接,也预示着人生的际遇。
有着不同昨天的人们,在兜兜转转中相遇,奔向了同样希冀的明天。
影片中的叶子扬,在疫情之前,他就早已了悟生死,仍是满怀希望地生活,甚至还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一切。
我想,正如有人说,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才会足够温柔。
突如其来的疫情只是将生离死别硬生生、切切实实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让人们不得不重视身边忽略的人和事,以及情感。
电影中的武汉以及城市中的人们,与其说是重启,不如说是焕然新生。
中年夫妻从最开始的相互抱怨,大年三十随意吃顿速冻饺子,到后来的相互理解,一起整理屋子,为对方耐心剪发或是端上一碗熬煮久久的浓汤。
黄昏恋的老人放下了对过去和婿孙的挂念,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勇哥又一次的“逞强”不仅成了儿子的榜样,也让妻子更加敬重他的义气与担当。
那么武哥呢?影片中武哥抹了三次口红,每一次都是不同的心境。我想这段经历,对她来说,也在逐渐改变着她。从为悦己者容,到真正的悦己容,从知道护士晓晓牺牲雨中哭泣到最后听到叶老师消息时的平静。
女儿为她抹上口红时,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好看”。
好看的,仅仅只是涂上妆容的自己吗?
我想不止是的。眼前红色大桥边的风景,美好的生活,在她眼里也都是好看的。同叶老师相处的那段时光的温暖也令人难忘,同时也激励着她开启新的旅程。
叶子扬教给她的,不仅是那首雪莱的咏死。
也是真正带着希望和勇气去面对生活,发现人生旅途中不一样的美好风景。
更是品味司空见惯的风景中的美好。
影片的最后,是“平静与从容”的。
伴着夕阳下江景的画面,是一声长长的渡轮汽笛声。
显出这平凡人间的宁静祥和。
是一切回归往常的平静沧桑,也是城市重启热闹的奔波繁忙。
呈现出这美好人间的山河无恙。
但值得观众体味的是,这平静日常背后的,幸得有你。
是祖国的强大庇护,也是无数平凡人的坚守和付出。
不论是事实,还是基于事实的这部电影,都显示出了国人的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穿过寒冬拥抱你,讲的看似是凛冬里的动人故事,说的却无一不是春的温暖。
这场封城,也如一场轰轰烈烈的暴风雨。风雨之后,便是春暖花开的欣欣向荣。
而疫情,带给影中人,带给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带给观影人,带给真实生活中你我的,也是如春预示的新生。
正如诗人雪莱著名的那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无论是武汉解封的重启,鹦鹉洲大桥再次来来往往的车流,还是后来被成功治愈的新冠患者,或是接受器官捐献的人,于此,都是一种新生。
而观影的观众们又何尝不是呢?
诚然,在生活中,在电影中,在令人畏惧的病毒面前,那些挺身而出的医务工作者,或是像电影中的快递员一样的志愿者们,他们的热心、坚守,以及牺牲,都能够让我们感动万分。
但我想不止如此。
电影将视角聚焦到特定环境中的一群普通人,把普通人的这份平实用电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或许也能带给观众一些启发。它的真实与温情,让人看到的,不仅是电影中有喜有泪的影中人,更是坐在观众席上的自己。电影将朴实情感回归平凡生活,也使观众从影中人回归到自己。
作为电影,它不止是一种呈现,也给人力量与希冀。
它带给观众思考与启发,为剧中人,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平凡的生活,审视身边弥足珍贵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机会。
意如影片的英文名。“再次拥抱”,不仅是指时间上的,也是心灵上的。
不论是难过流泪,还是会心一笑,让我们重新拥抱所爱之人,拥抱真实的生活,拥抱及心的温暖。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往往会令人不自觉忽视生活中朴素情感的珍贵,忙碌的日常或许也容易使人漠然。
而正如影片中突如其来的封城,正如整部影片让观众感知的,疫情使一切慢了下来,停了下来。
也许疫情封城是特定的,但正如影片中展现的一段段人物关系,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却是普遍的。也许疫情只是给了人们一个机会。疫情大环境下,人物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作为是平凡人的不平凡,也代表着人们最真实的、从心的选择。
这也不难让人理解,为什么影片上映前会说,
“要在这个寒冬,带上最想拥抱的人来观看这部电影。”
一如电影名字的由来——在采访中听到的武汉解封后的一幕:两个争吵的陌生人,在听到路过的人一句“活下来都不容易有什么可打的呀”后,立时拥抱在一起。
珍惜当下的生活,珍惜相拥的身边人。
如果拥抱,请在刺骨的寒冬里。
那将更能让温柔相拥的人感受到,如春的温暖与新生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