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正误七五:君子矜而不争

发布时间 :2022-01-18

​​​​​​​​​​文后有前文链接

 

        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人们对此常见的误解是,认为孔子主张与世无争、消极退让,甚至由此而说孔子这个说法阻碍了我们民族的“发展”。这是绝对错误的。下面只就“君子矜而不争”作解释,不谈“群而不党”的内容。
 

首先,要看传统的正宗解释。朱子说:“庄以持己曰矜。然无乖戾之心,故不争。”意思是说,君子对自身的要求是庄重,并始终坚持;没有乖谬暴戾之心,所以不会有所争夺。在此,“矜”不是放弃做事,不是自高自大,更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效法天道的“自强不息”,也就是要尽心尽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好符合礼义的事,不把得失先放在心上。那么,“不争”是什么意思?关键在于不从竞争和争夺的心态去做事。

在现实社会中,最常见到的说法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时代环境之中,贫穷就会受辱,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富裕强大;一个东西,大家来争抢,谁的力量大谁就得到,谁弱小谁就得不到,如果你不争不抢就什么也得不到。这种说法,往往是人们很容易想到,也很容易接受的,因为不想再挨打受辱,因为看到这个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事实。

难道我们只想避免挨打受辱,却不想活得有尊严吗?难道我们只想永远生活在这种“丛林法则”下的人类世界,却不想去改变这种像动物一样“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世界吗?如果不想,那才是真正的不思进取。因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礼义。如果没有道德礼义,即使一个人、一个国家民族再富有再强大,也只能使某些人、某些国家畏惧,却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赖。

或许有人会说:“道德礼义”难道能当饭吃吗?是的,“道德礼义”本身不能当饭吃,但是,一个有道德礼义的人必然会按正道去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正常情况下不仅有饭吃,而且吃得心安理得;在特殊情况下,一旦因为外在原因而没有饭吃了,也会按照正道去互帮互助,而不会去做苟且偷生、禽兽不如的事。一个有道德礼义的国家也是如此。这不正是人类的希望和国家的希望吗?有谁会喜欢一个整天想着争夺名利地位的人呢?有谁会愿意生活在一个人人竞争名利地位却没有道德礼义的国度呢?

从当前社会来看,似乎是强权霸道的社会,好象我们不争就必然属于别人了,但是,自己没有的实力,就是弱者,弱者能争得过强者吗?要非争不可,有可能是自取灭亡,这是从弱者的角度来说。从强者的角度来说,要想得到什么东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强迫或威胁别人把东西给他,另一种是凭借平时所树立起来的威望而使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东西给他。假如用前一种方法,那么,一旦强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便会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假如用后一种方法,那么,一旦强者遇到困境,便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究竟哪种方法更好呢?似乎结论不用我再说了。

前文链接

儒学正误之一:孔子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吗?

儒学正误之二:孔子学说完全体现在《论语》之中吗?

儒学正误之三:孔子与后世的儒家、儒者是一回事吗?

儒学正误之四:孔子是要恢复周礼吗?

儒学正误之五:孔子所重视的只是道德教化吗?

儒学正误之六:孔子为了什么杀少正卯?

儒学正误之七:孔子是什么“家”吗?

儒学正误之八:孔子不相信鬼神吗?

儒学正误之九:孔子是要为尧舜唱赞歌吗?

儒学正误之十:孔子是“托古改制”吗?

儒学正误十一:孔子是主张专制吗?

儒学正误十二:孔子整理的“六经”为什么是“经”?

儒学正误十三:孔子编订“六经”是为了保存史料吗?

儒学正误十四:孔子学说是理想主义的吗?

儒学正误十五:孔子学说扼杀人性吗?

儒学正误十六:孔子学说在诸子那里得到了发展吗?

儒学正误十七:孔子是“蔽于人而不知天”吗?

儒学正误十八:孔子是主张“厚古薄今”吗?

儒学正误十九:孔子只主张“入世”吗?

儒学正误二十:孔子学说不如老子学说吗?

儒学正误廿一:孔子学说与老子学说是对立的吗?

儒学正误廿二:孔子主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吗?

儒学正误廿三: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吗?

儒学正误廿四:孔子提倡等级制度吗?

儒学正误廿五:孔子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落实了吗?

儒学正误廿六: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吗?

儒学正误廿七:孔子学说只能应用于“守成”吗?

儒学正误廿八:孔子学说是束缚人的思想枷锁吗?

儒学正误廿九:孔子学说是为了教化平民百姓吗?

儒学正误三十:孔子学说只适应于农业文明社会吗?

儒学正误卅一:孔子学说是华夏文化的全部吗?

儒学正误卅二:孔子学说是汉民族的文化吗?

儒学正误卅三:孔子的一生与他的主张完全契合吗?

儒学正误卅四:孔子被尊为圣人是搞个人崇拜吗?

儒学正误卅五:孔子是儒教的教主吗?

儒学正误卅六:孔子学说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儒学正误卅七:孔子学说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吗?

儒学正误卅八:孔子学说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

儒学正误卅九:孔子学说不利于社会进步吗?

儒学正误四十:孔子学说反科学吗?

儒学正误四一:孔子学说反民主吗?

儒学正误四二:孔子学说反自由吗?

儒学正误四三:孔子学说是要人做“顺民”吗?

儒学正误四四:孔子重视礼是错误的吗?

儒学正误四五:孔子鄙视劳动和劳动者吗?

儒学正误四六:孔子只培养臣子吗?

儒学正误四七: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做官吗?

儒学正误四八:孔子“私人讲学”是“讲私学”吗?

儒学正误四九:孔子学说排斥压制其他学说吗?

儒学正误五十:孔子是什么阶级的代表吗?

儒学正误五一:孔子学说不重视物质生活吗?

儒学正误五二:孔子的“君子儒”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君子吗?

儒学正误五三:孔子学说能代表“传统文化”吗?

儒学正误五四:孔子编订“六经”导致了其他文献资料失丢了吗?

儒学正误五五:孔子的“春秋笔法”违背史学精神吗?

儒学正误五六:孔子只讲“诗书礼乐”而不讲《易经》、《春秋》吗?

儒学正误五七:孔子编订的“六经”还是“经”吗?

儒学正误五八: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吗?

儒学正误五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儒学正误六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学正误六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学正误六二: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儒学正误六三:巍巍乎,唯天为大

儒学正误六四: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儒学正误六五: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儒学正误六六:乐天知命,故无忧
​​​​儒学正误六七: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儒学正误六八:君子不器

儒学正误六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儒学正误七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儒学正误七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儒学正误七二: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儒学正误七三:道不同,不相为谋。

儒学正误七四: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