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平台上看这个题的“正确率”接近6成,也就是说,实际做错的人差不多超过了6成,出错率非常惊人。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前期错误解析导致的,在此我就把这道题好好解析一下,希望能帮到备考的各位朋友,上题: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用以供奉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考古专家认为,就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并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
A玄奘所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
B已发掘的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并没有发现宝物
C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
D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
有机构和很多考生(毕竟接近6成“正确率”)认为选B,理由基本一致,认为选项中提到的其他塔和大雁塔没关系。我既然拿出来说,那肯定是因为这个解析和答案是错误的,就先说道说道选这个B错在哪里,先看原文的这个地方:
考古专家认为,就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并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
只有准确理解这段话,才能保证B选项反驳力度被准确识别。
这段话提出了一个新的论据,是法门寺古塔下面有地宫,使用了类比论证的方式,推导出一个论据大雁塔(作为古塔)有地宫,而且特意强调大雁塔下面尚未挖掘,这一小段话是有意为之,毕竟类比的论证推导的结论比不上真的挖掘过后未发现的结果更有说服力。最关键的信息点来了,“由此推出”后面这句话是非常突兀的——那就是地宫为什么会藏有珍宝呢?
按照题干原文的逻辑结构,这里实际上缺少了一个论据,大意为法门寺古塔地宫中藏有珍宝。
说到这里,机构对B选项是吹毛求疵的,他们认为B选项强调的是“其他古塔”,而题干是法门寺古塔,两者无关,进而与论证无关。这样的解析说明其逻辑思维是不成熟的。要准确理解“法门寺古塔”在题干原文逻辑中的应用价值,它重点在于强调“古塔”,而非“法门寺”,法门寺只是古塔的一个例子,作为例证,佐证“古塔”有“地宫”,进而为后续的类比得出大雁塔有地宫作铺垫。试想,当我们试图用类比的方式推理一个结论的时候,我们举例的重点在于特例特性,显然不能让他人认同这类比;因为特例的特性是不具有普遍性的,那怎么能够在其他同类事物复制体现呢?所以“法门寺古塔”的意思并非只是强调法门寺古塔下有地宫,而是想表达古塔下可能有地宫。不要曲解题目表达的意思,这是对题干内容的尊重,也是做题最基本的法则。
参照B选项的解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题目中ABD三个选项都是针对于题干提出的论据来的。
A.玄奘所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
A选项对应了,记载玄奘设计大雁塔用于存放珍宝的史料,进一步补充,并否定了后面用类比方法推测大雁塔有地宫的论据。
D.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
D选项对应了题干开头认可史籍资料的论证方式,既然题干认可史籍的记载,我用一个与论点相悖的史籍反驳论点。
接下来,不言自明,我给出的答案是C。
C.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
题干的史籍记载将佛经等物都算作宝物,宝物珍宝算是同义词,所以佛经也可以理解为珍宝。这里回顾下题干观点是什么——“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咬文嚼字一下,地宫中有珍宝,与其他地方也有珍宝是不是矛盾的?显然不是,从逻辑的角度来说题干并未明确表达过所有宝物均放于一处,因此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别的地宫有了佛经(宝物),大雁塔的地宫就不会有珍宝。当然有削弱作用,毕竟确实有珍宝在别处出现了,会降低大雁塔藏宝的概率,但与其他三个选项直接得出与题干相悖结论相比,C选项不够直接严谨,因此反驳力度最弱。
可能有朋友认为胡子我有点强词夺理,我这里再提出一点佐证,那就是D选项。
D.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
D选项中的“全部”二字,排除多地分散存放宝物的可能性,所以D才能从逻辑上推导出与题干论点相悖的结论。D选项通过这一细节,暗示考生,要对表达比例含义的文字予以关注,因此关于B选项解析中的咬文嚼字是符合出题人意图的。
这道题给了我们关于逻辑解题的两点启示:
一、要重视文字细节。论证逻辑题目毕竟是自然语言构成的,在文字使用上,确实不像形式逻辑的题目那样严谨,过度地抠细节确实不合适,但不代表所有细节都不值得仔细分辨,有时候出题人为了让考生大胆深挖,会在题干和选项中暗示某类细节在题目中的关键性作用,之前我解析过题目中已经出现过一次,朋友们可以翻翻前面的推文回顾一下。
二、题目的论据不可反驳是有限定的。我在本文和其他推文中都提出过要尊重题目、要以题目的表述为准这样的观点,至于为什么我会找机会撰文专题分析,先记住这个结论。但是不代表题目中所有的论据都不能反驳,有一种是可以的——论据是通过题干中其他论据,用一定的论证方式推理得出的新论据,是可以被直接反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