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情与大变局之下,世界局势充满了混乱与动荡,在战云密布的东欧和黑海,美国、乌克兰、俄罗斯都在出招,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意味越来越浓。
1月24日,根据布林肯的计划,美国驻乌克兰外交官将逐渐全部离开,一块撤离的还有美国公民。白宫发出警告称,建议美国公民不要去俄罗斯。
与此同时,英国外交部表示,英国外交人员及其家属正在离开乌克兰。欧盟则表示,暂时还没有撤离外交人员的计划,欧盟不知道美国为什么这么做,但布林肯会作出解释。
一般来说,只有一国陷入混乱,或者两国关系急转直下时,另一国才会从该国撤侨。不管东欧会不会打起来,美英紧急撤侨的举动,都将导致局势升级。
24日,乌克兰外交部表示,美国因为担心“俄军进攻乌克兰”而撤离人员的行为,有些过于谨慎。
编辑
另一方面,根据美国的表态,俄罗斯外交人员撤离的时间节点,比美英实际上更早,但俄罗斯的表态却是这样的,“美英撤离外交人员的行为并不明智,俄驻乌克兰大使馆的运行一切正常”。
很显然,俄罗斯并没有正面回应“是否撤离了外交官和民众”。
关于俄乌冲突,至少有这么3件事值得注意。
乌克兰的反应很强硬。24日,俄罗斯表示,乌克兰军队正在停火线附近集结,包括坦克旅、机械化旅、步兵旅在内的军事力量,都被部署到了俄乌边境,一块形成战力的还有大批火箭弹。
俄罗斯情报机构认为,40名接受英国军官训练的乌克兰特种兵,将在顿涅茨克附近发起军事挑衅,然后甩锅给俄罗斯并强调“俄军试图入侵乌克兰”。
编辑
对于“俄乌是否会爆发战争”这个问题,乌克兰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总统泽连斯基认为,俄军不会轻易动武,但乌克兰军方却认为,俄军随时都可能发起进攻。
乌克兰强硬派的表态是“决不投降,接下来将与俄军战斗到底”,但在顿巴斯,不少乌克兰民众的表态却是“不想发生战斗”。
按照美国军方的推演,俄军很容易就能拿下顿巴斯,因为当地民众心向俄罗斯,如果俄军继续进攻,乌克兰就得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2、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北约和美国,正在增加砝码。24日,北约表示,北约联军正处于待命状态,为了加强防御,接下来,北约将往东欧增派更多的战机和军舰。
拜登打算在波罗的海与东欧盟国部署大量的军舰、战机,以及数千名美军士兵,以协助美国公民安全离开。
当下,美军“杜鲁门”号航母就在地中海,并且打算与法国、意大利举行三航母演练,俄军则出动了“瓦良格”号巡洋舰和大批军舰,然后赶往了地中海。
编辑
“瓦良格”号被认为是航母杀手锏,在美国反复强调“俄军会入侵乌克兰,北约必须阻止俄罗斯”的情况下,普京让“瓦良格”号亮剑,释放的信号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警告北约别轻举妄动。
根据《蒙特勒公约》,美军航母不能进入黑海,但美国军方却认为不能坐以待毙。
美俄在中东的较量,很可能与伊朗总统莱希走访俄罗斯有关。俄罗斯正打算为伊朗提供S-400防空导弹、苏-35战机等武器,美国绝不可能让伊朗如愿以偿。
3、各大势力的选边站。与拜登举行会谈时,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将与美国等盟友保持密切交流,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日本将采取强硬举动。
编辑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强调,“北溪2”完工后,乌克兰的处境更加糟糕,波兰、斯洛伐克和德国,随时都可能面临俄罗斯的敲竹杠,必须阻止俄罗斯破坏欧盟稳定。
从法国与美国举行军演、罗马尼亚接受美军武器入驻等行为来看,大部分北约成员国都是支持美国的。不确定之处在于,德国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德国拒绝为乌克兰提供武器之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强调,在乌克兰急需武器帮助、抵御俄军进攻的时候,德国抛弃了乌克兰,接下来几十年,乌克兰都不会忘记这件事。
日本的介入,让俄罗斯处境变得更加艰难,这意味着俄罗斯有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进退两难的局面。
怎样破局,是普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