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南唐后主》二轮repo

发布时间 :2022-01-30

​​场次:20220123午场

演员:李从嘉-王杨,李煜-王敏辉,周娥皇-王洁璐,李景遂-胡芳洲,李弘冀-白瀚祥,李从善-任洪乐,潘佑-崔承宇,周女英-叶嘉雯

 

​【写在前面】

这个月欠了一屁股债,一点一点补吧,今天先写写南唐。
这个项目之前一直很感兴趣,因为李煜是年少时非常迷恋的人物,对国风+音乐剧能做成什么样十分好奇。因为时间关系没能看上一轮,二轮专门挑了两位看过现场比较有好感的演员来看。

为了保持新鲜感没有看南唐的发布会,歌只听过《围猎》一首,一轮的repo也没看,想先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感受一下。二轮只看了一场。会再看三轮。

 

南唐是优缺点都很明显的一部戏,舞美服化道真的很精良,能看出主创团队都是很努力好好在做戏,演员的气质身段都有明显提升,但歌词曲风演唱水平有点参差不齐。

 

【舞美】

放在首位夸一夸,进场就看到了回廊圆柱,中场的时候加上了金叶莲花灯,剧中有落雪、落花,有很美很意象的背景板,最震撼的是一条从天而降的红绸,仿佛蜿蜒蔓延的鲜血,淋漓不断。啊我真是太喜欢这条红绸了,还有披头散发失魂落魄捧着红绸的李煜。

演员们的服装很好看很还原,比较像晚唐的感觉,一看就觉得质感很好,跳舞的时候衣摆转起来非常好看,尤其是黑李煜的那身黑袍,镶着金线,哗一下甩开泛着金光十分酷炫。大小周后的妆造非常美,娥皇雍容华贵,后期还改了病容,女英就很灵动可爱,而且裙子是绿色,是女英最喜欢的颜色。

​有几处群戏都编排很好,江南市井图、《龙椅》都是我很喜欢的段落,下半场的从嘉和亡灵同舞也很震撼,夸夸王杨的身段舞姿。《围猎》没有达到期待值,显得有点好笑。四个群舞都很好,跳得很有故事性,王杨跟敏辉也明显下过功夫练,南唐的舞整体都很不错。

【剧情】

看之前朋友说,喜欢李煜的人可能不会太喜欢音乐剧,看完以后确实是这个感觉。

整体剧情大概是把李煜的生平拉了一遍,出现了白(从嘉)和黑(煜)两个角色,对应李煜内心的两面,我其实觉得这样的割裂没太大意义,但舞台表演需要一些形式上的丰富,可以接受。但我老是会dna动到摇滚浮士德那边去……

 

不管是夺权线还是感情线都还算比较流畅,遗憾的点是跟女英的见面相爱有点仓促,我其实私心很喜欢那首“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绣鞋”的意境(是的李煜就是个脚踏两条船的渣男没问题的~)。

 

对李煜怎么当一个皇帝的事实刻画几乎没有,都是从自述和身边人的叙述来的,下半场情绪给得很多很满,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

 

另外其实历史上的皇太弟李景遂并不太热衷权势,还曾改字退身,其实南唐两代兄弟间的情意在皇家都算不错的。剧里为了制造戏剧冲突,把叔父和大侄子的宫斗权谋加强了,也能理解,胡芳洲塑造的叔父和后期的宋使还挺有那个奸诈的味道。

剧里前期的从嘉我是很喜欢的,后期的李煜也是我心目中的李煜,但后期的从嘉让我不太适应(跟演员无关,应该剧本和导演的要求),看的时候心里一直在呐喊“这不是从嘉,从嘉不是这样的。”(当然这也是特别个人的粉丝心态)。

 

娥皇走后李从嘉说“我终于成为鳏夫了”,这应该是对应的李煜为娥皇写的《昭惠周后诔》中的落款,但我个人略有不适,感觉有点生硬。。。

 

还有一个细节,李煜见宋使的时候有说“直呼李煜的姓名便可”,我猜应该联系历史上李煜屡次请求罢除不名之礼改为直呼姓名的事。

 

​【歌/台词】

总体对南唐的歌是不太满意的,谱曲编曲都有点说不出的别扭,记忆点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曲子是《晚妆初了明肌雪》,最诟病的应该是大部分歌词太白,明明很多台词是带着一点点文言感觉的,但歌一唱起来仿佛回到现代在听流行歌曲。李煜词的歌跟新写的歌区别相当大,李煜词的部分普遍不错,全程就处于时爽时萎的状态。从嘉跟娥皇初见完全就是偶像剧配乐即视感。不过娥皇的《终舞》曲和词都蛮美的,想听听王梓庭的版本。

《围猎》作为宣传期唯一听过的歌,现场效果十分不行,不知道为何和声如此乱,演员们多配合一下吧,单独唱段还可以,合起来真是挺难受的。

大皇子的rap,我不懂,为什么要rap。

《春花秋月何时了》大概是最期待的一首歌,但呈现怎么说呢,还是没太满意,配乐其实很有巧思,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前面好几句的旋律都别别扭扭的,副歌部分蛮好听,两位演员有用一点戏腔,尤其是王杨,唱得还不错,但合声不太合。

最后合唱的《人间》,里面插两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再跟一句“你还记得吗”,直接给我鸡皮疙瘩尬出来了……

想说国风音乐剧,能不能全程都国风住……早年古风歌曲爱好者有点遗憾。

 

作为李煜粉,剧情里每次出现他的诗词都会触动一番,联系背景上下文时不时会掉点泪,但最后所有演员挨个念经典句子反而有点无感了。

 

【角色/演员】

​李从嘉(白):王杨真的非常好,他跟周围人的氛围感都不一样,仪态细节非常好,举手投足都是皇子模样,身段有戏曲范儿,尤其喜欢六皇子时期的演绎,浪漫热情,醉心诗词,对哥哥崇拜弟弟关爱,市井游乐那段真的太棒了。下半场的疯批感我是不喜欢的,不针对演员,这是导演的要求,对着娥皇的离去打滚痛哭流涕,骂李煜送走从善是“你自己能活”,就总觉得很ooc……

 

李煜(黑):敏辉真的要着重夸,最近看了他好几场不同的戏,进步非常大,这次的黑李煜一上场就非常有气场,上半场很强势很自信,对从嘉是很主动的引诱和逼迫(虽然我会不时串戏到fsd),感觉他很像鹰和狐狸的结合体。并且他身材好穿第一身黑袍相当好看,请都来看敏辉甩袍子(喂——),《龙椅》的时候那个亮相非常帝王之气,很令人信服。下半场的李煜,我不停在心里默念:这就是我心中的煜呜呜呜呜。李煜是为了江南太平人民平安才当这个王的,他的隐忍他的退让都是为了保全江南免于战火,他的忍辱负重做小伏低是为了护佑一方子民,接见宋使、送走从善、入质北宋、女英献曲,所有的情绪矛盾敏辉都处理得很好,尺度把握得很到位,不会过,也不会不及。我的眼泪啊流了一次又一次。另外敏辉的唱真是进步好大,他的独唱段落几次都让我动容,就是跟王杨的合唱不是特别合,可能原配会好些。身段舞蹈也很好,身板步伐都好不错,跟我最初看他fsd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但这场敏辉上来耍帅耍了没一会儿扇子就飞了,还好没太影响后面的表演。

 

​李从善:煜的《别来春半》真是特别喜欢的一首,年少时流过不少泪,对从善有特别的感情。这场的从善我不太满意,比较工具人,唱演都比较一般,最后的诀别终于有点感情了。但是,还是永远会为“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流泪,不因为角色不因为演员,纯粹因为这首词,和从嘉从善(但这场王杨读错了一个字,我……蓝瘦……)。从“别来春半”就开始哭,哭到“更行更远还生”简直抽过去。王杨敏辉的台词还是很棒很动情。PS: 很想看一场蔡淇的从善。

 

娥皇/女英:两个女角也挺工具人的,娥皇的刻画相对多一些,王洁璐扮上很有古典美感,但是开口唱歌就……音色好听,唱功很一般,不太喜欢。叶嘉雯我很喜欢,非常可爱,跟李煜的初见懵懂天真,少女怀春。最后献酒情绪拿捏也很好,去准备献曲时在旁边站了一会才痛苦离开。就是女英戏份着实少了点。依旧是开口唱歌不太行。

 

其他角色:大哥演得挺符合历史上的李弘冀,胡芳洲的两个角色都可,唱功也算配角里比较好的。这场的潘佑我也不太行,感觉大舌头,说台词跟唱歌都容易听不清词,希望演员能练练口条……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