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俄乌冲突迎来了新的变数,拜登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的同时,普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发生了严重分歧。此外,美国还可能在乌克兰部署“萨德”,英国再次表示,俄罗斯做好了对乌克兰使用武力的准备。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强调,乌克兰从盟友那获得了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几个月内,西方国家为乌克兰送上了上千吨武器装备,乌克兰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中之重,这有助于威慑俄罗斯。
俄罗斯警告美国称,北约成员国为乌克兰输送武器的行为,增加了乌克兰对顿巴斯下狠手的可能,这无助于缓和冲突。
实际上,为了给乌克兰制造借坡下驴的机会,普京没少费功夫。普京曾多次表示,俄乌之间同根同源,不应该为了分歧而发生冲突,呼吁基辅保持克制。
2月7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马克龙。视频显示,普京与马克龙分别坐在长桌的两头,中间隔着好几米远。一开始,两人交流的似乎还不错,在戴上耳麦的同时,普京微笑着对马克龙示好。
问题在于,说着说着,普京与马克龙就发生了争执,只见普京拽下耳麦、直接撂在桌子上,同时情绪激动地与马克龙对话。马克龙的反应则是一脸凝重,但没有摘下耳机。
有人调侃称,普京懂法语,即便没有翻译,也能与马克龙顺利沟通,但也有不少观点认为,普京不在乎马克龙说了些啥,普京只想让马克龙知道,俄罗斯有哪些底线不容挑衅。
会晤结束后,普京表示,如果乌克兰试图加入北约、武力夺取克里米亚,欧洲就会自动陷入一场没有赢家的军事冲突,俄罗斯之所以再次强调这点,是因为莫斯科想让欧洲知道,北约与俄罗斯的潜力无法相提并论,俄罗斯是全球领先的核大国。
普京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俄罗斯没有威胁任何人,也不打算攻击任何国家,关于“俄罗斯准备发起侵略”的说法,不过就是借口罢了。
普京之所以如此愤怒,与美英乌克兰的亮剑密不可分。一方面,7日当天,英国防部表示,英国将向波兰增派350名士兵。
德国防长兰布雷希特强调,德国将增兵立陶宛。北约表示,接下来会在东欧加强军事部署。
另一方面,基辅还不忘请求美国将“萨德”部署在乌克兰,乌克兰认为,一旦“萨德”部署完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可以监视俄军的具体动向。
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如果美军真让“萨德”进入乌克兰,乌克兰局势必将受到破坏。
7日当天,拜登还与朔尔茨举行了会晤。会晤时,德美一直都在避免提及到“北溪2”,但在会谈结束后,拜登再次表示,如果俄罗斯发起进攻,坦克与俄军再次闯入乌克兰边境,“北溪2号”就会不复存在。
与拜登不同,朔尔茨没有选择与俄罗斯闹翻。朔尔茨强调,在“如何制裁俄”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有必要模棱两可一些,这有助于缓和俄乌冲突,但俄罗斯必须明白,入侵乌克兰会让俄罗斯付出“比想象中更大”的代价。
拜登表示,美国正在与德国协调“怎样应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
此外,拜登还与朔尔茨商量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俄罗斯对欧盟切断天然气供应,美欧如何反制”。
美国务卿布林肯强调,所谓的“俄军随时都有可能入侵乌克兰”,并非是没有根据的说辞,俄军已经在乌克兰边境大量集结。
为了更好地施压俄罗斯,美英德国正在向东欧增兵,局势的确不妙。
最后,且聊一些粗浅的看法吧。
毫无疑问,如果美军在乌克兰部署“萨德”、试图将乌克兰变成另一个韩国,俄罗斯绝不会坐视不理。截至目前,美国已经挑衅了俄罗斯太多次,比如增兵乌克兰、为乌克兰提供反坦克导弹等武器、拒绝承诺“停止北约东扩”、威胁制裁俄罗斯与普京本人……
除了发起军事行动外,能用的招数,美国几乎都用了。这意味着,一旦“萨德”进入乌克兰,普京将面临无路可退、只能被迫背水一战的处境。
因为俄罗斯的确无计可施了。
会谈时给马克龙一个下马威也好,接受采访时对北约释放战争信号也罢,普京的态度一直都是强硬而又冷静的,但这不意味着俄罗斯好欺负。
正如普京所言,美国费尽心思地挑起冲突,无非是为了迫使欧盟严厉制裁俄罗斯。德国未必不明白这点,但在当前局势下,德国又不得不支持美国。
如果欧盟彻底倒向美国,普京就有可能把心一横、直接采取军事行动。
何去何从,欧盟这次的确得好好想想,因为普京已经忍让太久了。
接下来,且看美国到底有啥招数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