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核潜艇强闯俄领海,乌克兰大规模扩军,美英却想“临阵脱逃”

发布时间 :2022-02-14

​​2月12日,与普京举行电话会谈的当天,拜登告诉美国盟友,俄罗斯很可能在2月16日进攻乌克兰。《彭博社》更是直接表示,俄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有可能在2月15日。

不管美国怎样渲染“战斗随时都可能会打响”,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俄军在克里米亚、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的大量聚集,一批又一批的美式武器运抵基辅,美英澳大利亚纷纷增兵东欧,各种形式的外交博弈,越来越浓的火药味……

为了以防万一,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以色列……纷纷决定,立即从乌克兰撤侨,俄罗斯开始从乌克兰撤离外交人员。似乎所有迹象都在表明,俄乌正在为军事冲突做准备,如履薄冰的各国开始提前布局。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事件一,美军核潜艇强闯俄罗斯领海。2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进入了俄罗斯领海,地点在远东海域,随后,俄军分别用英语、俄语对美军核潜艇发出了“最后通牒”,并要求核潜艇立即浮出水面,却遭到了美军的无视。

俄军没有对美军客气。很快,俄军护卫舰采取了“恰当的举动”,然后迫使美军核潜艇离开了俄罗斯领海。

俄军方警告美国称,美军核潜艇的所作所为违反了国际法,在俄罗斯领海,俄军有采取任何行动以捍卫俄罗斯安全的权利。

至于俄军护卫舰是怎样“亮剑”的,有没有像驱逐英国“护卫者”号那样开火,暂时仍然是未知数。不难看出,俄罗斯刻意给美国留了一个借坡下驴的机会。

这起闹剧发生后,俄罗斯召见了美国驻俄武官,并对美国传达了“俄罗斯对此强烈不满”的信号。

作为回应,美国表示,莫斯科的有关指控不实,美军核潜艇没有在俄领海执行任务。

简而言之,在被俄军“羞辱”一番后,有感于颜面无存的美国选择了“拒不承认”。

有趣的是,2021年,被俄军开火驱逐军舰之后,英国的反应同样是“没这回事”,可见美英的确是一对难兄难弟。

事件二,乌克兰大规模扩军,泽连斯基对美国表示不满。美国不断煽风点火的行为,让乌克兰损失了125亿美元,且导致乌克兰民众人心惶惶,泽连斯基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一方面,十几万俄军已经兵临城下,连部署在俄罗斯东部的俄军,也来到了白俄罗斯境内,针对乌克兰的三面夹击之势已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怎可能不着急?

乌克兰的回应至少有以下几种。

  1. 大规模扩军。根据乌克兰国防部的要求,半个月内,预备役加上现役士兵,乌克兰可以投入作战的人数得达到200万以上。

  2. 将核心设施转移到乌克兰西部,甚至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地处基辅的防空洞正在有序开放,生活在乌东的乌克兰民众在接受军事训练,美国援助的重武器被部署到顿巴斯边境……

  3. 振奋军心。12日,泽连斯基在演讲时表示,局势随时都有可能恶化,但乌克兰已经为“任何事件做好了准备”。

但在另一方面,泽连斯基又表现出了“不愿开战”的念头。

泽连斯基强调,关于“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说辞实在太多了,希望说这番话的人可以给出确凿证据,乌克兰境内还没有出现全面战争。

显而易见,泽连斯基的情绪是焦虑的,态度是不明确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俄乌局势接下来如何演变,包括美俄。

事件三,关键时刻,美英选择了“临阵脱逃”。2月12日,美国防长奥斯汀宣布,从去年11月份进入乌克兰的160名美国警卫队成员,很快就会撤出乌克兰,然后部署在别的地方。

几乎同时,英国防部表示,如果乌克兰与俄罗斯爆发军事冲突,英国军队不会进入乌克兰,一周之内,替乌克兰士兵提供训练的英国军人,就会离开乌克兰。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副场景:嘴上说着会力挺乌克兰、对俄罗斯释放火药信号的英国与美国,到头来却成了第一个开溜的盟友,乌克兰就这样被抛在了脑后,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当然了,世界最注意的问题,还是美国的那句“2月16日,俄罗斯或将入侵乌克兰”,这究竟是美国为了煽风点火而编造出的谎言,还是俄罗斯确有如此打算、美国提前获知了情报?仍然是未知数。

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果真打起来,最大赢家绝对是美利坚,因为美国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打击欧元。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