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期以来,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快节奏的生活也带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一旦没有把握好度,那么只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损失。
明天有句俗话,叫做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的本意就是鼓励勤奋,但是勤奋也应该掌握一个度,过度的勤奋只会透支个人的生命健康。近些年来,有关职场猝死的案件层出不穷,其中既包括像互联网公司这样的新型企业,也包括一些传统的企业,但无论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都应该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不能够将员工的生命健康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剂。
就在全国人民欢都虎年新春佳节期间,字节跳动28岁的工程师在公司健身房内突发疾病,送医41小时,抢救无效后死亡,而根据该工程师的家人表示,在他猝死之前,已经连续在公司加班数天,因此来说,工程师的死亡与公司有着直接的联系,可是对于家人的指责,字节跳动公司并没有进行积极正面的回应。
实际上,党和国家早就已经针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了全方面的保障,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新问题的出现,不断的对相关法律条例进行补充。但是为什么职工猝死的事情仍然会层出不穷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法律在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实用主义。
对于有些公司来说,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条例就会坚决的贯彻执行,而对自己不利的,就置若罔闻。例如说法律规定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让劳动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可是一些企业往往会通过变相的方式来强迫劳动者进行无偿加班,这种情况存在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甚至有不少劳动者已经习惯了这种现象显然这是不科学的,更是不合理的。
党和国家制定实施各项法律法规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目的是为了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了确保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因此来说,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以确保各项法律法规能够执行到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领导的重要性,也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过程当中为中国和中华民族所带来的发展成绩,而在新的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依法治国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要遵守这一框架原则。
公司的权益需要得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更需要得到保障,这不仅仅是法律法规,更是社会的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