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写些疫情大事

发布时间 :2022-03-29

​​          ​那是2022年2月10日大年初十,深圳的春天鲜花盛开,春风拂面。老朋友提前两日约我,接我去他常去的匠传点心一起喝茶小叙。繁忙的午市座无虚席,大高帽厨师在白色蒸汽后龙飞凤舞般制作点心,服务员小妹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茶客间。朋友找了一块室外绿植环绕的雅座落座。

        他熟悉地招呼小妹来点餐递茶叶,娴熟地烧水泡上陈年熟普洱,给我的茶杯一杯续一杯。

        “你的书计划得怎样了?”朋友呷了一口茶,又喷了两口烟,慢慢地向我说:“我今年的目标是茅盾文学奖,你不要笑,真的,我已经研究了很久了……”

        朋友说着自己也笑起来。朋友比我大好多岁,思想言行都比我成熟,文章也写得比我好,关键是非常好学勤奋,在多家上市公司做高管之余还不忘自己的文学梦想,尤其从去年到现在已写作了几十万字。

 “你从身边的人和事写起嘛。”朋友又缓缓地继续他对我的劝告。“我推荐的格非的《重返时间的河流》你是不是还没看?你是知名大学高材生,底子好,又在宣传文化单位工作,素材很多,写出来肯定像以前写公众号那样,很多读者的……”

        “不是怕没人看”我听他说了许久,才回答他一句。“只是觉得找不到合适的主题,太浅薄了怕惹人笑话。”我并且向朋友解释,文学是座“大观园”,而我呢,像是刚从乡下出来的刘姥姥的孙子板儿。要板儿来写一本“大观园游记”,不是让有学识的老爷们、姑娘们看了笑话吗?

        “不用担心,”朋友轻描淡写地说。“当今世界文学主流,无非是非虚构文学、同仁文,你知道我已经研究了这么久,心得成果都毫不保留告诉你了。还是要动笔,谁不是板儿呢?板儿写给板儿看,不是很好吗?”

        “板儿写给板儿看?!……”我倒是被朋友的文学哲理打动了。

        “少写些疫情大事,”朋友又给我夹了我爱吃的清蒸鱼、水晶虾饺皇,继续叮咛我说,“你不是计划写《深圳真有趣》吗?围绕有趣多写一点。大年初一你组织了几个家庭去海边度假了嘛,海边风景如何?大家玩了什么?还有你叔叔召集的春节家族聚会,20多个人,还喝了好几瓶飞天茅台,席间的人和故事是怎样的,不是可以写嘛。”

        “写点身边的所见所闻!”以后我每一动笔,就想到朋友的这句指示。“不过写得有趣一点就是了。”

  深圳春天的午后,暖风吹在身上很舒服。疫情也可控,我们分不清这是文学理想的光芒还是春天的暖阳。朋友买了单,又照例亲自开着他的大奔送我到楼下。他说等他和我都出书时,他要邀请多年不用的顶流朋友出席为我们站台,好好为我们的文学梦想而喝彩。​​​​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