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
我的初试成绩分别为英语79、政治72、法基114、法综111,初试排名15,看到历年交大的经验贴都太少,信息不太对称,就想等自己考上一定要为接下来的同学提供一点参考。
我本科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辅修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绩点平平,之前没有怎么接触过法律相关知识,只是在辅修课程中学习了税法和经济法两门,但时间太久也几乎忘记了,所以对于专业课来说应该算从零开始。
英语裸考了一次六级501,就再没去刷四六级了。但四六级和考研英语关系并不是那么大,所以只要好好准备肯定可以。
我把我买过的书,听过的课的体验感说一下,大家按需选择
1、政治:
我买了肖大大全套、腿姐全套,其实教材可以择一选择即可,我当时是不知道,就瞎买一通,11月左右买了很多老师的卷子,基本上就是出名一点的老师我都买来刷了选择题。
老师: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腿姐的技巧班,据说冲刺班也很好,但我没时间了。
2、英语
(1)张剑黄皮书:这个应该是常规操作了,买来看各个题的解析,最后整理作文模版时不仅可以用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黄皮书上也有范文,我也替换了上面的一些好句子。
(2)历年真题:因为英语要几刷的,所以我又单买了一套真题,这个不贵,才几块钱。(3)红宝书:我认为不是很必要。因为我买来就吃灰了,背单词主要就是靠墨墨。
(4)王江涛十天背完考研单词:这本书我是前期太心急了,大概5月份感觉自己还没背完,影响我训练阅读,所以我就赶紧买了这本书来过一遍全部单词,后面使用率就不高了。(5)字帖:我买了字帖准备练,是衡水体,也没有怎么用。
老师:
(1)语法课:田静老师(我感觉长难句我听了有质的飞跃)
(2)阅读:唐迟,听得不是很多,主要是遇到不理解的会去找来听,前期可以听听入门,找点感觉,后期大家别迷恋听课,多练多练(3)翻译:唐静,翻译不是很好提升,主要靠积累吧。
(4)新题型:王毅,很冷门的一个老师,我感觉可以。但新题型真是不太好提高,我也没啥经验可说。
3、专业课:
(1)考试分析:请大家注重考试分析!!!我全程背书都是抱紧考试分析的。另外,如果综合课编排不方便阅读,推荐大家去找那种重新排版的考试分析,既没有删减内容,又能够方便背诵和阅读。
(2)老师的讲义或书:跟哪个老师就用哪个老师,第一遍听课我用的是老师的讲义,笔记也就做在上面,因为第一遍我们对知识太不熟悉了,要是再去和考试分析对应,会影响你听课的一个流畅度的。第二遍我也有老师的讲义或书,做法就是考试分析和老师的讲义我都摆在一起,但我这个时候就开始把笔记弄到考试分析上了,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比较熟悉了。基本上每一科我都是这样操作的。
(3)习题:第一遍课我用的是文运的那本紫色的配套练习,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知识水平去做真题就是浪费了,不能做到一个很好的检验效果,第二遍我用的就是真题了,是华成的历年真题章节分类详解,第三遍我用的是班上自己编排的真题,后面的几遍都是去回顾这些真题。
(4)文运的分析题及论述题突破,这本书我买得很晚了,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但我感觉还不错,可以早一点买来看看。
(5)文运的法条和案例分析,这本书我早就买了,也是没有很好的应用,所以我就不说体验感了,反正法条题肯定是需要额外补充的,后期我还打印了车润海老师和岳业鹏老师的主观题讲义,那上面也有老师总结的法条题,以及班上总结的法条题。
(6)法律法规汇编:早就买了,但使用率不高,再加上刑十一出台,我买的是上一年,所以就吃灰了。另,我推荐一个app,叫中国法律,查法条很方便。
(7)京成法硕的讲义:有很多,听课的时候用。后期班上还会有新旧分析的逐字逐句对比,我当时就没用新的分析,直接根据这个在旧的分析上添补的。
(8)京成法硕的背诵提纲:我是以这个为基础,再加上自己认为很有可能考的其他的题目,后期基本上也是以这个来背诵的,但是今年出题也挺偏,估计会重新编排,多加一些,总的来说,全面背诵,不管用哪个资料,以分析为王。
老师:
(1)京成法硕的胡师兄:我认为师兄的课最大的特色就是比较应试,而且很能站在考生的角度去回答问题,有一种交流感,能学会很多答题技巧。
(2)名师:
刑法:于越,车润海。这两个老师我都听了,风格各有不同,于越老师可能是适用于前期入门,把知识点拆碎了讲,让你觉得很有趣。车润海老师则很有体系,能够把散的知识点帮你拎起来。但是,无论如何,后期一定跟车润海,他的背诵宝典我觉得没有人不服。
民法:只听了岳业鹏老师,我觉得很可以。
宪法法理:我听的马峰老师,有趣,但是法理的话感觉我会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考前我听了杜洪波老师的考前点睛还是什么,我觉得很不错,让我会写论述题了。
法制史:龚成思老师,赵逸凡老师。择一吧,我没有完整听过一遍,别学我,这导致我知识点没有体系,所以今年考宋朝我连用逻辑去思考的这种能力都没有。后期我会一直过赵逸凡老师的风火轮磨耳朵,法制史总的一个小时,这个很推荐。
1、2月22日–5月20日:(每天大概6h)
建议学习顺序:刑法-民法-法理-宪法-法制史法基:(听课2遍,配套练习一遍,真题基本上一遍)
这一阶段算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一共听了两遍课,刑法于越老师、车润海老师各一遍,两个老师都很好,风格也各有不同,我都很喜欢。民法听了岳业鹏老师两遍,我一直觉得岳老师有一种温文儒雅的气质,我很喜欢他,所以就跟了两遍。同时这期间做了配套练习一遍,真题大部分做了一遍。这一阶段就是刁钻地去学习,打牢刑民的基础,因为从今年考题来看,真不是背诵就能解决问题的了。
法综:(宪法法理听课一遍,配套练习一遍,真题没开始,法制史没开始)
听完了马峰老师宪法和法理学的课,配套练习大部分做了。法制史还没开始(我的法制史一直学得不太踏实,都没有完完整整的听过一遍课,所以今年法制史的很多题我答得不太好,简答我应该只得了一分可怜分,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不要轻视每一门学科,不然都会还以你十倍的教训)。
政治:没有开始
英语:(单词4000,阅读真题到07年,其余部分没开始)
有用王江涛单词书背了一遍,但忘了一部分,其次用墨墨背了4000多,唐静老师的语法课听了一遍,阅读真题做到了07年,同时会时不时听听唐迟老师的课。
2、5月20日–8月初(基本上就是跟着班上的进度,这个期间我就开始背诵了,每天大概7、8h):
专业课:
5.20-6.4刑法大致是每天两章的进度,听胡师兄的课一遍,做真题一遍,背书一遍,很多前期听课的疑问我都是通过这个阶段解决的,通过问学姐、听课,胡师兄的课很适合应试,对于考题的研究,做题技巧很有经验,我收获是很大的。
6.7-6.22民法也大致是每天两章的进度,听胡师兄的课一遍,做真题一遍,背书一遍。同上问问题打基础。
6.27-8.3综合课按着顺序过了一遍,由于我认为综合课比较靠记忆,我就没再听班上课,法制史跟着赵逸凡老师勉强过了大部分,所以说法制史我基础打得很差很差,宪法和法理遇见难理解的章节会去看看之前听过的老师的课。也开始背书,但是我没背完一遍。
政治:听徐涛老师强化课配套精讲精练+刷1000题。听一节做一节,别刷刷刷把课听完再去做题。(建议第一遍用铅笔做或者直接去app刷题)
英语:这个期间就是做阅读+翻译+背单词,学习阅读的答题技巧。这个期间我买了一本手译书,把02年到10年到阅读翻译了一遍。
3、8.月-10月初:
专业课:
按照顺序又过了大致两遍,这一阶段主要就是看书+看真题+问问题+背诵。
政治:刷肖大大的1000题和腿姐的习题(第二遍刷1000题就必须纸质了,留下做题痕迹)
英语:听了完形和新题型的课,这期间就是阅读+翻译+完形+新题型+背单词
4、10月-考前:
专业课:按照班上的安排用艾宾浩斯背书,大致能背个七八遍。
政治:刷题+跟带背,11月份就有很多模拟卷出来了,疯狂刷选择题。以肖四肖八和腿姐的押题最为重要,一定好好做,慢慢做,全都弄懂。此时腿姐和徐涛老师会有带背,跟一个即可。
英语:刷题。开始整理作文模版
时长:我是从2.22开始备考的,但计时是从4月底开始的(2200h左右),所以前期应该加个300h,总时长应该是2500h左右。大家不要有压力,其实我觉得时长的问题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最主要的是你完成了自己规定的任务,大致遵循自己的一个计划表。我其实算是很紧了,其实我不知道我每天学习8个小时或者12个小时是否真的能带来分数的差异,也许我少学3个小时最后也能侥幸上线,我无法去衡量和辨别哪一部分时间带来了微乎其微的边际收益。所以我没有办法给大家一个中肯的建议,每天该学习多久,所以我把自己的计时贴在下面,大家根据自己情况,找好自己的节奏,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做,只要去做了,一定会有结果的,你没有一步会是白走的。希望大家都全力以赴,做到自己心中无愧即可。不要自我欺骗,不要感动自己。
1、在理解的基础上尽早开始:我背诵比较早,大概从5月底就开始断断续续开始,这里不推荐盲目背诵,我之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背诵,是因为我备考开始比较早,到五月底我感觉自己对刑民已经理解得比较透彻了,所以如果大家前期没有打好基础的话,一定不要急,理解是背诵的基础!慢慢来,会更快。
2、重复:背书一定一定要重复要复习,不然就是事半功倍,我采取的是一个学姐的背诵方法(具体我忘记是谁了,不好意西),既节约时间,又能够重复:第一天背诵之后,第二天复习第一天背诵的,不熟悉的标记,第三天复习第二天的内容,同时复习第二天中对第一天不熟悉的内容,就这样循环,我认为这个方法很好用,推荐给大家。到十月份,我是根据班上的安排,班上采取的是艾宾浩斯曲线,大致能过10遍,我没有跟上那么多,好像背练7、8遍。我认为前期小循环,后期艾宾浩斯是一个较为科学的安排方式。
3、大点尽量精准,后面的解释不必逐字逐句背诵:我背诵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当作简答题来准备的,没有做过多区分,因为我觉得简答是主观题的基础,是法条、案例、论述题的一个基础,相当于积累语料库的感觉,后期再学习老师的答题技巧,就差不多了。比如有五点,每一点的前面一句话我基本上都是精确背诵,后面的解释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尽量记忆。法条题可能需要稍微留心一下,注意分析上的那些“名词”“法条”,注意看后面的解释,这些很可能出题,同时后期还需要补充老师的法条分析。
4、全面背诵:全面背诵的意思是知识点全覆盖,但不是每一个字都要背。我是扫地毯式地背的,确实很累,但是现在出题越来越偏,越来越难,大家千万不能报侥幸心理。
去年一整年,我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坚持✊,我哭过无数次,前期半个月就要哭一场,后期十一二月三天两头地哭,知道哭没用,但就是太累了,太累了,真的太累了,累到行尸走肉的感觉。但无论前一天心态多么的崩溃 第二天早上我都会早早地去学习,从2月到12月 我可以说我没有放弃过,我从未连续两三天没有学习,考试那两天,遇到太多太多的崩溃点了,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我真的是吊着一口气走完的感觉。我嘴上说着我考上就行了,擦线过也行,但在做的时候都是想着好一点,再好一点,也许这就是我一路上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容错率,以至于我今年法制史一整道简答题都没有写出来,最后的分数也还是较为可观,还是那句话“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目标定高些,努力一点,学校总是人考上的,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1、关于压分:
我认为上海应该是法硕中最压分的地区了,去年考过北京的同学估计上海应该压分15-20左右,想要考的朋友可以稍微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是如果报上海就没有退路了,但是对于考试本身而言压分是没有影响的,大家都压。
我自己估分时候是往死扣的,所以最后反而比我的估分要高,我把情况也贴在下面,大家自行参考:
(1)政治:
选择40-42
主观题第一个必然偶然回忆着把关键词写了上去 但是估计写了不到卷面一半 其余的除了有一个题之外 都是用肖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听课回忆把卷面铺满了
估分40➕29/30=69/70
最后出分72
(2)英语:
客观题扣分2-4要看最后那个阅读争议题到底选什么 翻译没有翻译出拿破仑 大小作文我感觉还行 用的是自己的模版 笔迹也较为工整
估分56/58➕24=80/82
最后出分79(所以应该是阅读争议题错了一个 以及翻译不好)
(3)法基:
选择题扣14
简答题刑法基本原话 民法物业服务合同自己有印象 但不知道具体踩了多少个点 估计3个吧 也许四个 肖像权不知道有没有漏一个点 我不记得了
法条:刑法基本OK 机密绝密秘密也写出来了 民法写的间接代理还是直接代理 不记得了 反正没写职务代理 第二问OK 第三问写的效力未定 等追认或拒绝
案例:刑法第一问写得很杂乱 分别写了三个人构成共同犯罪 然后两个人 然后一个人 基本上按车的答题技巧去写的 最后想写牵连犯 但是又担心是吸收犯 就划掉了 写了一个从一重罪 第二问写的立功 好像没强调是重大立功
民法第一问写的无效 但是理由基本上就是法条
第二问结论➕法条 OK
第三问写的有权 但说的是“虽然打印遗嘱无效 但自书遗嘱签字并注明日期 故可以根据自书遗嘱…..”
估分专业课一 46+10+9+6+8+7+5+9+10=110(如果主观题不能拿满分,最后应该105-110左右)
最后出分114(应该是自己主观题扣分太狠了,也许是答题思路还行,基本就是结论+法条+分析这种结构去写的)
(4)法综:
选择题扣分3-5 有点模糊了
简答题:
前两个应该OK 不过宪法那个我写的原意解释 因为我拿不准是目的还是历史 就虚晃一枪 换了个别称 法制史也许就得了可怜分一分 好像就写出御史台
分析题:
法理看机构给的答案把第一问的答案写到第二问了 所以第二问应该比较丰满 第一问虽然写的不是机构给的标答 但也是分析上对应的内容 还是沾边的 所以应该是平均分
宪法 少写了法律保留的列举 其余应该OK 平均分吧
法制史:第一问写得不太好 其余都是自己分析的 应该平均分吧或许以下一分两分
论述:因为我先写的论述 所以字迹还算工整以及我写字算是还行的那种 我估计也是平均分
估分专业课二52+8+8+1+5+5+2+9+10=100
出分111(因为我怕自己记错答案所以选择题狂扣,再加上主观题或许比想象中答得好一点)
2、关于报班:
我是报了京成法硕5月份的班次,所以我的备考大致就分为两个部分,前期是自己,后期跟班上。写一写自己报班的原因,方便大家参考,很具有主观性,所以报班与否大家自己判断一下:第一,我是一个心理素质很差的人,所以我希望我能够大致知道和我一起备考的人是怎么样的,因为班上会提供测试,所以我认为这到后期会对我择校有一定的参考,并且班上也有一定的时间表,我也可以对自己的进度有一个大致的安排,不至于手忙脚乱;第二,班上有专门安排答疑的学姐,我认为自己专业课基础打得不错就得益于这一点,我几乎每天都要缠着学姐问很多的问题,学姐也很耐心hh表白她;第三,胡师兄的课的特色在于很针对考试,我听完我会很共情,就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他会告诉你考试时该怎么处理,我认为很OK。大家自己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考虑哈,报不报班考上的都大有人在。
3、关于休息:
我们是需要休息的,不要觉得浪费时间,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学了四五天之后,我必须要放松一下午,哪怕是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这样我才能保持对学习的一个新鲜感。我在考研期间也会看电影,甚至10月份11月份还把觉醒年代追完了。前期事情杂(7月以前),有时候一整天都没时间学习也是有的,不那么规律,就是能学就都在学,想吃东西就去吃。后期就(7月以后)规律了,一周休息一个半天。到10月份以后,压力比较大,我四五天左右就会休息一次,但是到了后期建议大家不要好几天不学习,报复性玩耍,总的一个原则就是少量多次。
4、关于疑问:
我在备考过程中,总是会问一下学长学姐的进度,学长学姐备考时的体会,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需要,因为我很讨厌那种心中无底的感觉,所以如果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好了,我看到了都会回复的。我觉得这是考研带给我的温暖,我私戳一些不认识的学长学姐,都得到了很好的回复,我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希望大家加油,每一个为梦想在奋斗的日子,都是闪闪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