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的病理分为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高达80%~85%,前者因高转移特征,就诊时便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1],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但后者则可依据病情给与手术治疗、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随着新辅助治疗的开展,有研究指出,肺癌术前予以新辅助化疗,降低分期后部分可再行手术治疗,或可增加治疗获益。早期评估肺癌新辅助化疗,对于肺癌的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均有重要价值[2]。
之前肺癌的疗效评价主要以CT为主,依据CT影像变化,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估[3]。而18F-FDG(18氟-2脱氧-D-葡萄糖)则是最常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显影剂,因恶性肿瘤细胞代谢旺盛,故其对葡萄糖的需求明显增加,而18F-FDG作为葡萄糖的类似物,多数恶性肿瘤病灶均可表现出对18F-FDG的高摄取,故18F-FDG PET/CT显像在监测恶性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并帮助鉴别病灶良恶性及早期评估肿瘤疗效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4]。
下面我们来看几例肺癌评价疗效显著的病例:
病史摘要
病史:男性 58岁,确诊为右肺鳞癌4月余。临床分期:IIIB。
行化疗+免疫治疗4期后复查。
治疗前首次发现CT图像
右肺上叶近肺门区较大软组织病变,最大径约6cm,右肺上叶支气管呈阻塞性改变,病灶累及右肺门、相邻的纵隔胸膜。右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右肺上叶内见大量阻塞性炎症。
病理:(右肺)鳞癌
本次PET/CT评效影像
PET/CT诊断
1.右肺门区鳞癌化疗+免疫治疗后复查,与2021年11月19日CT比较:原肺门区团块状软组织病变基本消失,局部未见明确FDG代谢异常增高灶,右肺各叶支气管未见狭窄及阻塞性改变。
2.右肺下叶前段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未见FDG代谢异常增高,考虑为治疗后局部炎性病变。
病史摘要
病史:女性 59岁,确诊为右肺癌5个月。
1.2021年10月21日CT提示:右肺上叶后段肺癌,伴周围阻塞性炎症。
2. 2021年10月21 CEA:276.10(参考值0-5) CA153 82.9(参考值0-25)
3.病理(右肺上叶)腺癌。
临床分期:IIIB期
化疗3期后复查。
治疗前首次发现CT图像
右肺上叶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病灶最大径约5.0cm,周围可见阻塞性炎症。纵隔内见明显肿大的转移淋巴结。
病理:(右肺)腺癌
PET/CT图像
PET/CT诊断
1.右肺上叶腺癌化疗后复查,与2021年10月21日CT比较:右肺上叶后段不规则高密度结节灶,呈分叶状,边缘见毛刺征及胸膜牵拉征,呈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病变较前明显缩小,考虑为肿瘤治疗效果显著,但仍有轻度活性,建议进一步治疗后复查。
2. 纵隔(4R)及右肺门多发稍增大淋巴结,呈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与既往CT资料比较,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考虑为淋巴结转移灶治疗效果显著,转移灶有轻度活性,建议必要时进一步治疗后复查。
病史摘要
病史:男性 67岁 2021年8月份来就诊,由于平时不注重体检,发现咳嗽伴痰中带血CT发现肺内占位,肿瘤指标多项升高。
治疗前首次发现CT图像
CT发现时病灶最大径已经超过8cm,病灶累及相邻胸膜,肿瘤T分期达到T4期,相邻胸膜受到明显累及,M分期达到M1a,淋巴结转移未知,首先行PET/CT分期。
首次行PET/CT检查分期图像
PET/CT提示病灶累及胸膜胸腔出现少量积液。非常幸运的是该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由于病灶太大,相邻胸膜受到累及。依据NCCN、AJCC最新指南我们进行肿瘤分期:Va期
据影像学分期,该患者后续进行了综合治疗:免疫+化疗+靶向治疗,其中化疗3期,免疫治疗2期及靶向治疗。
3个月后,患者再次进行了PET/CT检查疗效评估影像
PET/CT诊断
右肺下肺癌综合治疗后,肿瘤病灶明显缩小,FDG代谢明显减低,相邻胸膜未见高代谢病变,考虑肿瘤治疗后疗效显著,仅少量肿瘤活性残留。
根据我们PET/CT诊断,患者次日就进行残余右肺癌病灶的手术切除。
小结
1、今天和大家分享同一天来我中心行PET/CT检查评价疗效的几个病例,均诊断为中晚期肺癌,包括了鳞癌、腺癌,经过短短3-4期综合治疗后复查,PET/CT评效治疗效果都显著,PET/CT除了分期,对肿瘤疗效评价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这三例患者治疗疗效显著,使用PET/CT评估疗效,一目了然。通过中心公众号宣传和大家分享一下,提示中晚期肺癌患者一定要坚定信念。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能够导致癌症诱发、复发或恶化,故对于中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的研究尤为重要[5]。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并成功应对创伤的个人特质,是患者压力应对能力的一个衡量标准[6]。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心理弹性能够使个体面对创伤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改善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3、肿瘤患者要相信临床医生在不断创新,治疗药物在不断发展,肿瘤的治疗早期评估手段在不断应用,治愈率会越来越高。中晚期肿瘤治疗的道路很艰辛,会遇到坎坷,但一定要坚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患者要对生活抱有一丝期许。这几例并不是什么奇迹,诊疗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病例,希望能给患者和家属增强一丝信心。
参考文献
[1]庞一雄,黄维江,胡磊,等.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与新辅助化疗预后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
22(9):898-901.
[2]熊新军.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9):153-154.
[3]张春珍.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因素 [ J ] .现代肿瘤医学 , 2 0 1 6 , 24(19):3073-3076.
[4]韩晓红,张清波,李丹明.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价的
前瞻性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7,6(6):565-570.
[5] 李建,胥润,吴雪莲,等.心理社会因素与胃癌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
2017,25(12):1942-1945.
[6] CANALE N, MARINO C, GRIFFITHS M,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oblematic online gaming and perceived stres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J].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2019,8(1).
病例来源于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