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疫情防控,让河南郑州按下“暂停”键。寂静的街道、关闭的商店与昔日的车水马龙、喧嚣热闹形成鲜明对照,“志愿红”“天使白”“橄榄绿”,在这次人与病毒的抗争中, “检察蓝”也未缺席。河南省检察院检察干警第一时间就地转为社区志愿者,主动请领任务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鏖战,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
疫情下的坚守
岗位上的担当
“同志们,排队时请戴好口罩,保持间隔。”5月4日以来,一位身穿“河南省检察院”字样红马甲的志愿者,连续三天活跃在河南省检察院南院社区疫情防控执勤点,协助维持核酸检测居民队伍秩序,汗珠顺着他的脖颈流下来,浸湿了衣领。他就是机关服务中心干警孙效民,从郑州本轮疫情管控以来,他以单位为家,连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5月3日晚上,得知要居家办公,孙效民坐不住了,机关服务中心负责的单位社区也要封控检测,物资和设备有没有配齐备好?“我先去单位了,小区封控了,我再出去就不方便了。这几天我就在办公室住了,你照顾好家里。”晚上10:30,孙效民一边与家人交代,一边收拾着行李赶到单位,清点物资、联系采买、安排轮值人员,忙完已经是后半夜。从5月4日开始,郑州连续三天进行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孙效民始终战斗在社区抗疫第一线。
“没事儿,我有劲着呢!防疫是大事,不能耽误,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每天社区检测后,孙效民还要赶紧回到单位,清点登记物资、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他说,后勤服务中心是检察机关的大管家,一定要做好后勤方方面面的保障工作,才能把检察机关自身的“防疫网”织得更密更牢。
像这样的检察干警还有很多。“站好省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法警总队吉丹丹也把家搬到了办公室,连续几天吃住在单位。他说,为把好进门的第一道关,法警总队严格按照省院防疫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迅速升级机关门口防疫措施,坚持24小时值班带班,建立《省院机关门口消杀制度细则》《省院机关门口防疫情况处置预案》等制度,制定完善《离郑人员进入机关登记表》《管控期间省院机关进入人员登记表》等台账,加大进院人员管控力度,全面做好机关门口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确保机关防疫安全。
“他是我们社区
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
“大娘,点一下这个地方,我来帮您弄吧……”5月6日,在郑州豫武花园核酸检测点,河南省检察院干警王军林在帮助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操作手机,调取核酸检测二维码。“这个小伙子热心肠,是我们这次社区疫情防控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也是志愿活动时间最长的。”郑东新区福禄街社区工作人员刘姐笑呵呵地说。
从5月4号开始,王军林连续三天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每天都是一早奔向小区核酸检测点,搬桌子、支防晒伞、贴地标,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布置核酸检测场地。“社区人手少,同志们都很辛苦,能帮忙就帮一把。”布置完场地后,王军林穿上红马甲,维持队伍秩序、现场消毒、协助调取二维码等等,干起来得心应手。
作为河南省检察院文明专干,王军林具有多次参加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经历,当看到郑州市疫情防控第73号公告后,便主动与居住小区物业联系,就地转为志愿者。为减少人员聚集、畅通现场秩序,他主动在业主群通报检测顺序,及时提醒相关楼组居民下楼检测。王军林承担的工作远不止于此。作为机关党委的干警,他积极拟发通知,号召河南省检察院干警下沉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每天在“志愿河南”发布活动,做好系统审核,每天制作收集汇总河南省检察院干警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统计表,向省直文明办报送,宣传省院干警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在大家需要时,能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感觉充实又自豪。”王军林说。
全家齐上阵
“一会咱们分头行动,我和爸妈下楼志愿服务,你带着孩子在家上网课”。5月5日早上7:00,河南省检察院办公室干警张欢告别妻子孩子,和岳父岳母一起下楼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以来,张欢积极响应号召,向当地社区报到就地转为社区志愿者。在做好志愿服务的同时,张欢积极动员家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的岳父在社区帮助维持秩序、检查出入证明,岳母在核酸检测点做好居民动员、引导检测等工作。
“我虽然不是党员,也要时刻向党员看齐,在这个时候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志愿服务结束后,张欢的岳母专门在党旗下留影,鲜红的党旗与“志愿红”相映成辉。
来源:河南省检察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