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突发新冠疫情以来,良乡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不畏艰险,勇于担当,舍小家为大家,主动冲锋在前,他们中有医生、有护士,也有行政、后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不分岗位职责,不分身份年龄,大家用实际行动彰显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首首合力抗击疫情的赞歌。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全院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日夜奋战、攻坚克难”的抗疫事迹,弘扬良医人在抗击疫情期间“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医院特别策划推出“携手同心 共抗疫情”专栏,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良医人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风采及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感动瞬间。
疫情需要管控 生命不能隔离
“太感谢你们了,现在这疫情形势,太谢谢你们能来了,我们怎么交费啊?”
“费用您不用管,先把病养好,其他的事都可以暂且往后放。有什么困难,医院和社区都会尽力帮你们解决的”。
正值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期,家住封控区张女士术后有上门拆线换药的需求,在跟居委会工作人员申请后,得到了社区医务人员及时的上门健康服务,才有了上述的对话,张女士及其家人对医务人员表示万分感激。
近期,房山区正在经历着异常严峻的新冠疫情防控挑战,辖区内不断有小区实行管控或封控管理。面对管控区、封控区内居民不断涌现的医疗问题,良乡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在肩负着巨大的核酸采样工作压力下,第一时间抽调医务人员组建医疗队,满足管控区和封控区居民必要的医疗需求。
良乡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医疗工作的谢利利副主任,是医疗队总负责人。谢主任主动联系辖区的拱辰街道、西潞街道、良乡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组建微信医疗对接群,畅通沟通机制,确保管封控区居民的医疗保障工作。群内成员全天24小时在线,针对居民不同的医疗问题,评估并讨论解决方法。
张女士的伤口拆线需求,便是通过群内成员接通视频电话后,评估伤口状况,是否存在伤口感染、化脓等特殊情况,经讨论最终由社区医务人员在良乡医院换药门诊的指导下,成功完成换药、拆线。
管封控区居民经常有不同规格、剂量、品种的用药需求,群内医师会根据所需药物库存情况,指导居委会工作人员前往代开药,确保居民及时用药。如遇到社区不常用而没有的药物,则多方联系房山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老年病医院等周边医院,直到找到符合患者需求的药品,满足患者需求。
封控区内的就医申请都是谢主任亲自审核,对每个需要外出就医申请的患者仔细甄别,病情清晰符合外出就医标准的,直接批复外出,对病情描述不清的,则要与患者电话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判断是否符合标准。本着符合标准及时外出,不符合外出标准由社区中心就地解决的原则,努力把二、三级医院的救治资源留给最需要救治的患者。
5月12日,最早的“接单”是在凌晨2:50,谢主任的电话铃声响起了。这是一位管控区70岁的老大爷,因突发胸闷、胸憋、多汗,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紧急请示谢主任,经评估,谢主任建议立即拨打120,同时按照流程上报房山区卫健委封控区医疗救治专班。最后这位患者及时转运至良乡医院急诊科就诊,并成功救治。
5月13日,最早的“接单”是凌晨1:20,那是封控区的一位女士,肚子疼痛难忍。身为中医专家的谢主任在等待120到来的同时,通过详细问诊为患者辩证是紧张、受凉原因造成腹痛,嘱患者用红糖、生姜熬水服用,再次打电话询问患者家属时,得知患者已经顺利就诊于良乡医院急诊科,谢主任的初步诊疗有效缓解了疼痛,患者及家属表示万分感谢。
截至5月13日,医疗队在管控区出诊19次,代开药61次,转外出就诊152次。面对家属的一次次感谢,医疗队成员深深感受到为封管控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疫情需要管控,生命不能隔离,社区中心医疗队将继续为封管控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全力保障辖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良乡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骆海婷 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