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文章指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近年来,湖里区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在建项目的施工特点,编制印发了多个相关文件,督促各参建责任单位提高思想站位,落实文明施工及施工扬尘防治工作,配置扬尘防治专员负责场地巡查,严格落实7个100%要求,强化文明施工扬尘防治考评,及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提高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明确主体责任,建设(代建)、及监理、施工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科学有效落实轻微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切实履行扬尘防治工作的相关管理职责。
二是实施精细管理。及时降尘。对施工现场设置全过程扬尘防治监控,在塔吊、楼层顶等视野开阔处安装云台摄像头,实时监控现场是否有起尘点,做到及时降尘。根据每日规定时段开启相关降尘设备,同时落实大气污染应急响应,2021年以来,共对各工地进行调度633余次,督促各在建工地按规定和响应等级开启相关降尘设备。对于开挖、破石等作业采取雾炮加高压水枪人工定点喷洒降尘等措施。覆盖裸土。对作业区域采取施工时撤走覆盖,施工后及时恢复的做法。控制扬尘。对易扬尘的装修作业例如切割、打磨、开槽等工序,采用吸尘设备除尘并临时封闭作业场所,作业后立即清理现场等措施。加大宣传。各部门在建设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时,将《扬尘防治手册》《建设工程文明施工责任告知函》发放给申请单位,告知参建各方主体扬尘防治相关责任义务,同时通过互联网、LED显示屏、宣传栏以及短信、微信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施工扬尘防治的宣传报导工作。完善标准。将扬尘污染防治未落实的有关情况列入信用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标准。
三是加强检查力度。结合“双随机”季度评价开展检查。对所有区管工地主要检查各在建工程项目是否按照文件要求落实整改,是否及时配备移动式喷雾机和喷淋系统,以及工地砂土及时覆盖、工地路面全部硬化、出工地车辆及时冲洗等方面的落实情况。2021年至今,结合“双随机”检查,共开展日常扬尘检查146个次。加大对个别失职项目工地的检查。针对个别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态度消极、责任主体未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的,除责令其改正、约谈、记录不良行为、通报批评、责令停工整改等措施外,对其进行差异化检查管控,不拘于“双随机”、“扬尘污染”专项检查频率、采取“加大频次、加强督促、提前指导、高压态势”等措施进行检查管理。共对10个扬尘管控落实不到位的项目责任主体单位采取约谈处理。强化各部门联合执法力度。把扬尘控制工作纳入日常行政管理,每周定期组织联合执法,重点查处辖区内工地扬尘和渣土车超载问题,2021年共组织10次联合执法,出动人员102人次,车辆20台次,检查6处拆除工地和7处在建工地,立案查处工地扬尘 8起,现场查处涉嫌超载渣土车68辆。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的孕育地,也是践行这一思想的先行区域。“厦门蓝”是我市的烫金名片,已成为这座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骄傲。所以,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重要的民生工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分认识建筑工程扬尘防治及文明施工工作对我市建设“两高两化”城市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扬尘防治及文明施工工作,确保扬尘防治措施落实到位,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