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爱豆经纪人的忠告:整天卖惨,你们真的努力了吗?

发布时间 :2022-07-07


爱豆感慨内娱没有舞台已经是老生常谈,爱豆自爆几个月没有工作也不再是新鲜话题。

看多了爱豆们的卖惨,今天终于有一位已离职的头部爱豆经纪人决定向娱理工作室讲出真心话:整天卖惨的爱豆们,你们真的努力了吗?

这位经纪人带的艺人是某女团成员,自家艺人的作和难搞常常让他难以开展工作。在与其他爱豆团队的交流中,他发现他碰到的日常是爱豆艺人的通病。

在他的讲述中,我们能看到如今的市场环境、爱豆的工作态度、爱豆与粉丝的关系以及很多爱豆的真实想法。

这位经纪人坦言,有一些大实话是他不会在日常工作中跟艺人直言的真心话。

但希望这篇自述,能让爱豆们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让粉丝们看到更真实的爱豆生活。

近期被热议的两起爱豆“卖惨”事件


关于努力

看到上官喜爱9个月没有收入那条热搜,我觉得太正常了。

内娱很多爱豆活得太不接地气,在他们眼里这一行能赚钱又光鲜亮丽,像是人生的捷径,其实不是的。日韩的爱豆需要付出很多年的时间去训练,但内娱的爱豆太速成了,一些人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出道,但可能凭借某个讨喜的人设,也就出来了。

一直说内娱缺舞台,很多内娱爱豆也在怨念没有舞台。确实,选秀节目之后,没有专门给爱豆提供舞台的节目了。但另一方面,我看到的内娱爱豆,素质真的不足以上舞台。

首先敢全开麦的有几个?我知道一些舞担唱歌都是垫音的,做不到全开麦,音乐综艺他们不敢上,录歌都是靠修音来拯救。能做到唱和跳都OK的爱豆真的没有几个。他们天天说我没有舞台——这已经变成了一种借口。

我带的艺人,就对唱歌有兴趣,懒得练舞。但你不练习怎么会有进步?我敢说10个爱豆10个没有努力,他们的努力都是嘴上的。在练习室里练了一两个小时,采访里能放大成十几个小时,都会夸大自己的努力程度,营造一种自己很努力、就是怀才不遇的感觉。

如果真的每天十几个小时练习唱跳,我不信全开麦的舞台是上不了。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唱跳俱佳,再说内娱没有舞台,那我觉得内娱是亏欠你们了,但现在内娱并不亏欠你们任何。


这些爱豆闲着的时候都干什么呢?你去三里屯纯K包厢,很多爱豆都在串场子,他们把大量精力放在搞关系上面。

他们会在这些局里去认识一些所谓的哥哥姐姐,觉得这些人可以给他们工作机会。他们想去认识的人就是所谓的品牌PR和制作公司老板,但真正的大佬会整天在三里屯串场子吗? 

说句难听话,你能玩的那些人肯定是跟你圈层差不多的人,这些人给的所谓机会,很多都是不靠谱的。

但是爱豆就会很信任这些朋友,会觉得经纪人和团队没好好干活。我跟我的艺人讲,我们是利益共同体,这个世界最牢固的关系就是一起赚钱的关系,我肯定比你那些朋友更知道你适合去接怎样的工作,但有时候她还是听不懂,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当工作真的来了的时候,爱豆们又珍惜了吗?

爱豆有个很大的问题是,工作都不愿意早起,又不愿意超时。经纪人就得哄着,还要去跟剧组周旋,不然以后还合不合作了?很多爱豆给片方留下的印象就很差,不看剧本,片场现场背台词,事又多又麻烦又懒。

杨超越是我听到片方表扬最多的人,说她是所有爱豆里最能起早的,能准时出工,也不会动不动就罢工,这在爱豆里是非常难得的。

杨超越

很多爱豆还有爱迟到的毛病。拍杂志或者拍广告的时候经常迟到,有时甚至迟到几个小时。他们觉得迟到很正常,没有任何道歉,觉得让别人等一等怎么了;有时说好了拍六套look,拍到第四套嫌累就不愿意拍了,就得软磨硬泡,哄着她把这个工作完成。

我朋友跟我吐槽过一个当红女爱豆,拍杂志的时候要求清场,结果那天有关部门的领导临时过去检查场地,这个女爱豆就不高兴了,罢工,说是说好了清场为什么会有人出现?领导什么时候来也不是拍摄方能决定的呀?但就是说不通,就是不肯拍。

我觉得合作方尊重你,是人家把你当回事,但你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现在很多艺人就是到了那个位置,就下不来了。

遇到艺人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需求,通常我的处理方式就会跟合作方一起想对策,看看怎么能在我家艺人舒服的范围内,大家一起把事情执行了,这个过程中有时候还要联合合作方一起唱双簧,和艺人斗智斗勇。

我也有思考为什么爱豆们这么难搞,后来我意识到,太多人是被工作人员宠出来的,由着他们的性子来。这类工作人员往往很得艺人欢心,虽然在外面得罪了合作方,但把艺人捧得很好。


关于机会

今年的市场环境很不好,爱豆都想要撕掉爱豆这个标签,往青年演员的方向去努力。

但艺人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

举个例子。有一个平台的定制短剧,收演员资料的时候就收到了400多份,来不及看就随便选了200多份,也就是第一波凭运气就筛掉了一半人。选角团队发现很多以前看不上短剧的爱豆也都投了简历,包括限定团体在役的爱豆也投了。

但是这个短剧的女主只给2万块钱,不是一集,是拍十天就给2万元。

他们最后确定了一个人,选秀出来但没进决赛夜的,这个女孩在现场非常配合,剧组就觉得我这个钱就能请这个咖位的,那比她咖位更低的一批新人爱豆就更没活。

现在开的项目两个极端,要不就是各大平台S+级项目,用的艺人肯定是最top级别的,要不就是短剧,拍个十天八天,很多艺人都看不上。中间体量的剧缺失,很多艺人够不到上面,也不愿意去下面。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爱豆女演员就是杨超越和虞书欣,杨超越是和腾讯视频有非常深度的合作,虞书欣是华策出来的,出道之前已经有演员标签了,所以她俩上项目是相对容易的。


但有很多小爱豆待业在家,不是说工作人员不推工作,而是市场上没有这个活。

以前市场上有100个活,到了今年变成10个活,抢的人还是这批人,供需关系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综艺领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爱奇艺去年经过一大波裁员,好几个工作室合并成一个,比如原来有4个制片人各负责一个节目,合并后项目减少了,这样市场上的机会也在减少。

今年《萌探探探案》算是市场上最火的项目了,给部分飞行嘉宾的钱其实就是友情价,这个情况下还有很多艺人都轮不上。

有的综艺是钱不够了,就把艺人换成KOL,已经好几个项目如此了,网红再贵,也比艺人便宜;有的是之前已经聊得很好的项目了,突然说不做了,因为招不到商,即使码的盘子里已经包含了头部爱豆。甚至有一些头部明星云集的项目,拍到一半资方撤资,导致节目停拍几天,即便盘子码到再大都会有风险。

很多综艺还只想要男孩不想要女孩,因为受众群体主要是女观众,有些节目组拒绝我们的时候就会明确说,因为不想要女孩。


商务这部分也在收缩。

大环境不好,品牌缩减预算,都只找短代。以前三个月已经算短的了,现在恨不得一个月,就是想在短时间内快速找个刚刚蹿红有点名气的人。给的钱也不多,三个月一两百万元,一个月几十万元就搞定了。

很多品牌总部都在上海,疫情后,很多活动没了,比如上海时装周就停掉了。整个江浙沪也都受到影响,紧接着北京也是疫情,一些国际大牌担心疫情反复,都取消了下半年线下活动的计划,改成和杂志合作的商拍或者直播。

如今品牌方不爱给title,只倾向做平台推广。一方面不给title对品牌来说是安全的,万一艺人出事,可以说只是单次合作,已经到期了,另一方面也方便品牌方去合作更多的艺人。

我们把品牌分为国内品牌、国际品牌、知名品牌,现在那些限定团的爱豆给国内普通品牌的单次推广价格都在几十万元,比较头部的上百万元,没什么名气的可能几千块一次也接,没有网红贵。

爱豆女艺人通过商务赚钱还相对容易,但她们自己也明白,客户看中的是你的人气和曝光度,所以必须进组上综艺,不然这些商务也可能就没了。


关于粉丝

爱豆和粉丝的关系也是我日常要面临的问题。

我觉得爱豆的粉丝粘性很低,一茬又一茬新爱豆,很容易就爬墙了。但是爱豆粉又特别喜欢对自己偶像的事业指手画脚,爱豆们也特别在意粉丝的意见。

有的爱豆就把粉丝看得太重要了,我不是说粉丝不重要,只是我觉得如果你把心思都放在粉丝满意度上,永远站在粉丝的角度,去呈现粉丝想看到的东西,那不可能走得长远。

我的艺人就喜欢刷自己的微博广场,看到粉丝有什么意见就截图给我看,有的意见真的很离谱,但她就会相信粉丝的说法。

再比如公布了行程图,这个月通告少了,粉丝就开始闹,艺人也会过来跟我说粉丝都跑光了怎么办?我一直觉得行程图是一个很bug的事情,我们不是为粉丝工作的,为什么要跟粉丝交代行程是什么呢?现在清朗行动,也要求线下不聚集,一旦公布行程粉丝就都跟来了。


一个艺人接什么通告、进不进组,所有的项目安排肯定都经过团队专业的考虑,也有市场大环境的因素在,我们没办法跟粉丝解释那么清楚。现在粉丝都会私信我们,说希望工作室同步一下她现在的工作情况如何,下一步工作是什么,正在接触哪些项目,我觉得真的很奇怪,我老板都不会这么问我吧。

我们工作室的私信和邮箱经常收到各种辱骂,有同行就安慰我说,你至少没有被P遗照和花圈,这个职业卑微到这种程度,靠互相比惨来安慰自己。

有时候艺人可能因为负面新闻上热搜,粉丝就会特别着急,让我们去告营销号,但说实话,我怎么去告?

有些事情营销号说的是实话,如果我去硬刚,我也不知道营销号手上还有多少料。可能这个料我让营销号爆了,这事就过去了,硬刚的话,那后续麻烦更多。

跟粉丝又很难交代,我不可能承认这个事情是真的,但是不可能告诉他们是假的,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很多追星的小孩太盲目了,把爱豆想得太好。

有些追星的小孩想入行当经纪人什么的,我是劝他们别进这一行,你可以干娱乐行业相关职业,但是经纪人真的就是给爱豆收拾烂摊子的,很多爱豆对工作人员也很差,觉得工作人员就是靠他们赚钱的,所以我想怎么对你就怎么对你。


关于未来

有时候我会跟艺人分析竞品,现在市面上的女爱豆都算是竞品,真的太多人了,你的优势是什么?你为什么有的项目上不了?要不停跟她分析,她才能慢慢接受。

我很想跟爱豆们说一句话,如果你现在没有工作,有空真的多读点书。但是这个意见我从来没有当面和我家艺人表达过,因为她会觉得你在歧视她。

现在一些爱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是有问题的,可能自己的歌词都看不懂,跟工作人员沟通事情的时候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我们回复的长文字他们也懒得看。甚至接到剧本后,也懒得看,需要总结给她听。

我不是嘲笑爱豆学历低,但是如果你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你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爱豆来说,可能人生最高光就是选秀出道的那一刻,这一瞬间来得太快,会让他们看不清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捧着他们、顺着他们、所有要求都答应他们的人,但凡你去给他讲一些道理,他就会觉得你是我的工作人员,你为什么要跟我讲这些?


外界都能感受到娱乐圈内部的鄙视链,爱豆算是比较底层的。但是他们自己不觉得,有的爱豆艺人去试戏的时候,还看不上一起竞争的女演员,觉得人家长得不如她好看不如她人气高,此时就需要经纪人点醒她,人家起码已经是演员身份了,在电视剧上的市场需求度比你高多了。我知道一些女爱豆只能接受给85花做配角,但她们不知道,85花的女二根本轮不到这群女爱豆。

爱豆们也会焦虑,比较头部的爱豆焦虑的不是钱,他们其实钱没少赚,在收入这块来讲,还是比大多数人好太多了。

我的艺人主要焦虑的是不再年轻、不再美貌怎么办。她有时候会幻想,自己30岁的时候嫁个有钱人,这可能是她给自己规划的人生路径,但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结语

以上仅仅是一位已离职爱豆经纪人的分享,或许不能代表整个爱豆群体,但也是他在与多位爱豆团队工作人员交流后,总结出来的爱豆通病。

娱理工作室曾与多位爱豆打过交道,也遇到过不少类似的事情。

我们曾在提纲里准备了一些关于内娱舞台的问题,没想到一位男团爱豆直接跟经纪人说,“好无聊的问题,不想聊”,问到所有关于舞台的问题,他都不了解,一方面看不起内娱舞台,一方面又卖惨自己没有舞台。

某次与一位宣传自己新专辑的男爱豆聊天,问到其中某句歌词,结果对方反问“啊?我有这句歌词吗?”不仅对自己的歌词毫不了解,甚至连歌名也不知道。而且这位爱豆展现出来的态度相当无所谓。

吊诡的是,很多摆烂的爱豆并不缺工作。比如这位连自己歌名都不知道的男爱豆,被多位合作方吐槽难合作,但一直工作不断,明明对音乐没有半分上心和热爱,公司还是会给他发专辑。

一张专辑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辛劳,各个环节的人都在用心企划、制作,反而站在幕前的明星,是那个最敷衍的人。同为打工人,我们也忍不住问一句,大家为这些爱豆们卖命,值得吗?


摆烂但一直有工作,没有正经工作但很富裕,在家抠脚也不愿意精进自己的业务,这是很多爱豆的生存现状,也是整个行业的畸形之处。

靠脸就能接商务赚大钱,靠爱豆身份就能不敬业,在粉丝的追捧和资源的簇拥中,无数爱豆迷失了自己。

我们想问粉丝,都说追爱豆是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这些爱豆摆烂的人生又如何给粉丝传递正能量呢?有些爱豆们的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工作态度、作品成果,有哪一点配得上粉丝们的喜欢和崇拜呢? 

我们想问整个资本市场,这些在工作中动辄罢工、耍大牌、不上心的人,值得这么多机会吗?如今文娱行业大环境变差,希望资本市场能重新审视艺人,优胜劣汰。

我们想对摆烂的爱豆们说,别总说自己怀才不遇,先看看自己有没有真正努力,爱豆是一个更新换代极快的残酷行业,粉丝们的爱来得汹涌退得猛烈。到达过巅峰,就有下山的时候,迟到、难搞、不配合并不能说明自己有多么大牌,只能导致日后的flop,唯有敬业和实力能让你在这个圈子里长久立足。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