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和实际,请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200字左右。
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议论文,写作要吃透材料隐含的观点,并采用议论文方式进行论述。这个题目总体不难,论点非常明确,就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般议论文的模式就是“1+3+1”结构,开头提出论点,结尾呼应论点并升华,重点三个分论点即可。
在进行分论点论述过程中,可以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展开,每个要点可以参照“是为办效”的套路,重点突出为什么即可。
参考作答一:
铸牢共同体意识 凝聚奋进合力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心所向。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当前,我们正处在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要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把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
坚持党的领导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新局面。新时代,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在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共画同心圆,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增进政治认同。
弘扬爱国主义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明代瓦氏夫人抗倭、清代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抗战时期回民支队英勇奋战都是爱国精神的现实写照。新时代,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增进国家认同。
增进文化认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支撑。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从先秦时期“五方之民”共天下到隋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增进各民族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支撑。新时代,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增进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只要我们扎扎实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引向深入,就一定能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共1122字)
参考作答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圆民族团结梦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处理好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只有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生命线”。在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征程上,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来路上,各族儿女万众一心,啃下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中,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最终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历史证明,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动力源”。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就十分珍视民族团结,文成公主入藏成就了民族友爱的一段佳话,丝绸之路谱写了民族合作的巨幅篇章,各民族之间文化相鉴、吸收、交融,最终造就了今天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我们依靠民族团结走到现在,也将依靠民族团结走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压舱石”。世界上因民族关系不和谐而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尤其需要各族儿女携手奋斗。但是,从国际上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挥之不去,民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全球和平与发展进程。这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民族工作也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始终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族儿女的大团结,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就一定能把新时代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团结力量。(共12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