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哲《字私十题》 自己 下

发布时间 :2022-07-20
​​
字私 过

写完(上)后,朋友跟我说,最后一篇《过》到底要说啥,没看懂。
可是,感觉好像也无法再说下去了。
有些feel,在你说出来之前似乎完满,说出来之后就只有空虚了。
(鲁迅:这句话确实是我说的但你不要瞎改。我:好的!)


那在你的一生中,有没有时间,当你走进一个废墟,里面恰好是你的心呢?


我们可能可以在很多地方发现自己。


如果我们钟爱一个人,与其说我们是在爱他,不如说他折射出了我们向往的自己;
在爱中,我们可能会散发出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光辉。
如果我们痛恨一个人,在探寻原因的过程中,可能会折射出一个无法直视的自己;
在恨中,可能会跟丑陋的自己狭路相逢,措手不及。


很多事物,都像破碎的镜子,照出自己的某一个姿态,或者片段。


你可能在小侄子央求你帮忙做作业的时候,帮他画了一幅手抄报,忽然想起了当年那个小时候在课本上涂涂画画,一心要当漫画家的自己。
你可能在同学聚会上,看到了你的初恋,你没想再跟他有任何后续,但那些画面忽然闯入脑海,你记起了迎着微风的自行车,逆着光的教室门廊,记起了当年那个不管不顾一心要爱的自己。
你可能当了多年的游戏设计师,在熟练地收集完用户数据,给用户拉完生命曲线之后,随手翻翻游戏评价,看到一个很认真的玩家写了很长的一篇文,观点幼稚,有点好笑。可是你忽然就想起了当年为什么要进入这一行,那时候你也同样幼稚,想要做出不一样的东西,想让中国的游戏走向世界。


那个自己你许久未见,你碰到他的第一个感觉是想逃跑。
但你也知道他就在你的身体里,从未离去。


有些“自己”,你曾亲手把它封印起来了;
有些“自己”,成了你的指挥官;
还有些“自己”,你无法完全听从他们,可你也不愿让他们离去,一直和他手拉手。

 

字私 挟



冲动绑架了决定挥着果断的旗帜往外奔
跋扈威胁着思考扬起拭泪的表情向前跃
突然的邪恶逼迫着自我解读往灰色系陷
当叛逆来袭
心里那个孩子就跳出来
嚷嚷着不要变坏,不要变复杂
然后
我每一次就被这个孩子挟持成功
踉踉跄跄地又和他
手牵手


这篇似乎是我之前唯一单独po过的字私篇章,当时分享了一个个人体验,关于我因为一时被挂而差点去投诉了一个科普博主。仅仅因为当时在疫情之初,该科普博主援引了美国cdc的文章说不用戴口罩,我反对,言辞不算激烈,但被挂了,收到了他的粉丝嘲笑谩骂几十条:大抵就是视美国CDC为金科玉律,嘲笑我洗澡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戴口罩之类。


从后来的经验来看,我不知道这位医生会不会承认自己错了。但是我在这场口水仗中,差点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因为观点之争跑到公权力那里寻求援助,去投诉别人。但在我列好投诉理由,拿起电话的时候,犹豫了。

 

这还是那个会跟学生说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句话,但我尊重和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借用权力碾碎别人,那么总有一天权力的车轮会碾到自己身上。“
的自己吗?


人在恨中,会猝不及防的跟丑陋的自己狭路相逢。
(相反,我们看一个人,与其看他如何热爱,不如看他如何憎恨)


后来在字私里读到这段文字,深以为然。
我们可能都需要保护好心里的那个小孩。
我们要生存,不能让他做所有的决定,但一定要跟他手拉手,才能让我们不会慢慢变成那个曾经最讨厌的人。

 

字私 贴



每天贴一个劝告给自己
你给的,他给的,大家给的
但世界好像也没有因为更多的格言
把我变得更不惶恐(不够完美)
完了就美
美的永远是已经消亡了的
耳朵最怕独裁
视角最恨狭窄
感觉
最恐惧不存在了


我想,我们都遇到过一些很“自信”的人类(不管普不普通),有自己一套顽固的体系,活得理所应当。无论你抛出一个什么观点,他都会按照自己的逻辑消化掉,并且产出一些让你浑身不适的结论。


譬如在饭桌上,你说你酒精过敏,他们就说你多事,一定要喝,哪怕你进了ICU,他们也会说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太娇贵了。
譬如在单位里,你提出了一些困惑和建议,她们不看你的观点,只看你的屁股,年轻人提了意见,那一定是想要好处。


无法讨论,难以argue,无论你的论点多么坚固,论据多么翔实,都会在他们岿然不动的体系里碰得粉身碎骨,以卵击石。


我看人间多sb,料人间看我应如是。


我爱那些会活得“惶恐”的人,
我爱那些会叩问和反思的人,
我爱那些永远在路上的人。


虽然经常和小伙伴开玩笑,互相发反思券。一天五张,不能再多了。
但也跟小伙伴说:只会和那些会给自己发反思券的人真心交往。


我害怕那些既完整,又完美的人。

 

字私 斜



他贴在我的耳边说停下来吗?
他在微信里寄来冒汗的表情
他在我的每张登机牌上注明了不宜过分飞行
他耍无赖地把我拉进沙发里要我只能发呆
他趁着空档轻轻地把CD和书塞给我
他在我脚上绑了铁链让我哪里都不能去
他在我眼前挂了一层纱要我别这么看重这世界
他在酒里放了安眠药要我多沉醉一些时候
他不是我
我跟他总是只在一瞬间匆匆地擦身

我却很明白
他的忧郁


在我读研的时候上过一个很有趣的心理课,是一个大胡子老美讲的。

他说人生到世界上,都是赛场上的运动员,可偏偏有两种人无法沉浸在比赛里,一些人想当裁判,还有一些人想当观众。

老美一个一个学生挨个问过去,问到我:你想当什么。我说我想当记者,跟着运动员跑来跑去,但不参与。老美说interesting。


我对人间有兴趣,但又没那么有兴趣。


但每个人都是运动员,必须在赛场上跑,这是无可避免的。

所以那些还有别的角色的人,有的时候会抽离出一个人格来,用另一个人称看待这一切。


有的时候,会一个人,和自己聊天。


之前在就懂了的专辑乐评里(被炸掉了好像还没补)写过,张信哲的很多歌,既有第一人称的感同身受,又有旁观者的审视观察,所以才能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吧。

 

这是不是也来自于白天亲密,夜晚却疏远的他呢?


希望他别太忧郁。


只有一点,偶像,内个什么,酒里不能加安眠药啊!

酒抑制中枢神经,安眠药镇静大脑皮层,搁到一起会影响到呼吸系统,有一定概率呼吸困难或暂停。达咩。

希望您就是随便写写哈。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