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文章与图片仅供网络交流,严禁盗用或借用于出售商品!违者必究!
温馨提示:主观评论,不爽见谅
【一】人心涣散
总结当下市场的13本港漫期刊和1卷单行本(部分已经完结):
1席盛宴
《山海逆战》今时今日,能够拖过300期的长篇原创漫画已是市场奇迹,尽管故事是龙少的弱项,但默默为港漫行业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支持收藏
1道佳肴
《一代宗师》艺漫文化团队传承港漫底蕴的匠人之作,厚积薄发的中篇作品,目前休刊中……推荐收藏
1例点心
《相神传》牛辉、梁伟家联手的相学题材虽然独特,奈何故事经不起推敲,消遣之作,4期暂完。支持收藏
1道凉菜
《超霸世纪R》许景琛用黑白Q版重画一遍旧作,诚意、价格和质量皆惨不忍睹,很怀念曾经那个格斗题材的天王画师。不买账
1碗炒饭
《新著中华英雄》袁家宝把冷饭炒得足够用心,依旧是道美味的黯然销魂饭,让读者回味着当年的英雄情。推荐收藏
1碗馊饭
《新著龙虎门》曾经的辉煌巨作,追到图中这期左右我就出坑了!奈何近年来为了利益而多番易主续命,依然无法力挽狂澜,消磨着那一代港人最后的一丝情怀。不买账
1碗稀饭
《龙虎五世三世仇》用倒退的审美画风和故事辱没了一个优秀的IP,功底足够但创意和人设拉跨,请和前3部划清界限。继续观望
4碗冷饭
《刀剑笑珍藏版》开本缩水,内文加厚的变相复刻合订本;定价不低且印刷较差,基本都是冲不动期刊的人无奈的选择……
《龙虎门复刻版》期刊的炒家对囤货难出手而不满,新手对当今定价不平也不知足,当之无愧的鸡肋之书。绝不买账
《李小龙复刻版》00后读者如果还能喜欢这种古早画风,不是审美方面天赋异禀就是纯粹无脑跟风,怀旧的人存在,但现在冲的又有几个是真爱?绝不买账
《中华英雄复刻版》前前后后推出过了不少版本,这次只有拿马仔早期的其他作品来捆绑吸引读者,手段很低劣。绝不买账
2碗剩饭
《妖怪道》阴阳怪气内地读者看免费漫画的立场不坚定作者,作为退休前的冲刺质量不敢恭维,一路走好不送!绝不买账
《天妖玄奇》浪费了经典人物,圆不回来的故事架构,剩下的只有经典IP的躯壳,内里已经被噬空。考虑观望
1道硬菜
《火凤燎原》异类港漫中最成功的,也是难得的大长篇,龟速更新中……支持收藏
【二】风华散去
“玉”郎才尽
老黄是成功的商人,也曾是优秀的作者,港漫回忆录里各位画坛作者对他的评价均有褒贬,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曾经的厉害,那个时代多少港漫豪杰为他做事。可是时至今日,港漫市场已不再是他执掌的皇朝,团队的点子也不够新颖;先是高开低走的《天妖玄奇》,后有画风倒退又故事俗套的《龙虎五世三世仇》,而更辣眼的是广东版龙虎门即视感的新作《英雄十八》。男主角的名字就叫雄十八!你没听错,真的有够直白,我不由得想到了《中华英雄》的华英雄、《铁将纵横》的铁纵横。真是“英雄十八的雄十八打出一套拈衣十八跌”搁这儿套娃呢……据说老黄要把团队分成2组,A组是传统港漫的《英雄十八》,B组是内地发展的新风格,谨慎期待下喽~
老“马”识途
识时务者方为俊杰?马仔悟了!成也风云,败也风云,既然注定要败在风云这个IP上,所幸就悬崖勒马,换个途径赚钱!对,说干就干!马仔把人物复杂、故事庞大的《风云3》硬生生完结了,采用的形式都是他的偶像井上雄彦那样,把最后一期的原稿搞了个画展,更嚣张的是连文字对白都没有,你猜啊~更是烂尾了风云的合订本,这事办得就真是毫无责任感。年轻时的马仔给人一种画坛奇才、匠心艺术的学者气质,作品素质让人折服;现在的他以公路上挥洒汗水的骑行来为港漫助威,在室内装潢设计的领域内探索来振兴港漫,好样的!天之骄子,步惊云和聂风的摩诃无量都敌不过你的务实,钱赚够了脚底抹油。
以和为“退”
和仔忽左忽右的ZZ立场不做评价,自己去翻其旧书的专栏。单说人品和作品质量确实该退了……人品方面对内地读者的轻视,认为读者大多是看免费电子漫;但事实上现在内地一些读者大佬的收藏量恐怕会把不少中国香港的书友按在地上摩擦,仅仅是几个港漫聊天群、代购群里就有诸多神人。就连小弟的港漫收藏量也是万本左右(还不包括已经送人或看完感觉不喜欢出掉的),既然大家都是热爱港漫文化,没有必要搞的三六九等。作品方面从《杀道行者》之后画风就逐渐转为肌肉身娘炮头,故事就是一味颠覆老神话IP,在内地很吃香的《西游》其实观感还远不如许多年前邱福龙的《大圣王》那般震撼;还推出了擦边球暗讽的几部作品,真正的老读者都知道。如今和仔计划要明年退休,是噱头还是真的暂不得而知,但别再说内地赚不到钱了,人家没有在内地网站合作的艺漫创作团队都撑下来了==
牛鼎烹“茶”
黑道漫画天王绝对是牛佬,同样是ZZ立场有严重问题的作者。但是公平点,单论作品《古惑仔》第一代江湖绝对是传世经典,无论美式简约和港漫流水线结合的画风,还是扣人心弦的故事都让人津津乐道;但作者偏要挑战辉煌,创造了不知所谓的第二代江湖,注定的落寞收场,销量都不够出版下去,复刻珍藏本也烂尾收场。退休后的牛佬转而开办古惑仔主题茶餐厅,真可谓大材小用,但是想想又有种港产黑帮片里,黑道大佬金盆洗手后低调开冰室的相似感,感觉也是很合理。但是牛老板在抖音卖情怀漫画周边就有点不知所云,已经不再是当年在漫画内页上喊着齐齐杯葛内地网站的他了……说道内地网站有人分享内页,我觉得从作者角度我也不爽的,但是仔细想想真正真金白银支持港漫的人,有没有电子版都会买单,甚至通过分享的内页才能认识这部作品的好;而那群白嫖的电子党,即使没有电子版也不会支持实体书的。
旧荣“新”辱
黑道双雄争锋,瑞新一直视牛佬为宿敌;但是他们双剑合璧时期的作品创造了很多经典角色,而瑞新在和牛佬闹掰后自己确实也打出了一片天地。《耀武扬威》、《火红年代黑骨棠》和《火武耀扬》都是长篇作品,但是随着宿敌牛佬归隐冰室,瑞新也逐渐失去了继续争下去的执念;也是匆匆完结了近年来各种P图的主打漫画,转而……跑去中国台湾省定居?开始画符合当地读者哈日审美的《红日之樱》?这操作、这觉悟、这这这……确实够离谱,终结辉煌迎接耻辱,别糟蹋港漫了!
傲娇“志明”
老冯的笔时而如刀,时而如剑,霸道的刀,狂傲的剑。我曾认为老冯是港漫里最懂武侠含义的人,也是最能抒写江湖侠义和浪漫的高手;他的《刀剑笑狂沙》突然烂尾让我不敢相信,之后他的《神州奇侠》让我感慨他的刀未老。可自《大侠传奇》结束之后,我等了很久,他的刀不再出鞘了!《上帝之手3》不肯露相,《霸刀802》不肯出山……正当我犹豫之际,他的剑却刺了过来,好家伙!是一把名为“复刻”的剑,老冯你好傲娇。
“何”去何从
志文你如今身在何处?我怀念那个笔下角色风度翩翩,画风清新脱俗的何老师,他的《新天若有情》和《绝世无双2部曲》看得沁人心脾;可如今他只活跃在各种短篇参与的行列,让人感慨那个产量高的青春派大佬已经力不从心。
【三】忆往昔峥嵘
港片里的港漫
香港电影中对港漫的情怀流露,是对本土文化的浪漫体现。
图出自电影《暗战》
图出自电影《黑社会.com》
图出自电影《江湖告急》
图出自电影《一本漫画闯天涯2》
图出自电影《一本漫画闯天涯1》
图出自电影《中环英雄》
香港导演和港漫作者
有些时候我觉得艺术创作者某些时候是相似相通的,试想如果用港漫作者对标香港导演的话……个人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吧!
黄玉郎的玉皇朝团队相当于王晶,有诸多传世的优秀作品,但是口碑烂的作品也多,翻倍的多……而且后期的很多作品都在炒冷饭,借尸还魂为作品续命~
马荣成的天下团队对标的就是徐克,有着惊世才华,对艺术的执着,成本周期也投入很大,却也如现在般江郎才尽,逐渐退出舞台的无奈。
陈某相当于王家卫,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我行我素的步调和生活方式,产量低、质量高的追求者。
邱福龙则是林超贤,虽然在讲故事上有点薄弱,但是动作刻画和镜头表现堪称典范,同样都是在内地平台有发展的艺术家。
牛佬则是吴宇森,枪战、黑帮的暴力美学最佳缔造者,故事讲得也算好看,同样是在辉煌过后迷失方向,也都逐渐隐退……
邱瑞新是林岭东,黑道荷尔蒙的表表者,敢于用直白、辛辣的文笔或视觉感官来刺激观众或读者。
冯志明似陈嘉上,笔下的人物总是英气勃发、侠肝义胆,都是擅长动作题材的风云人物,但也都是逐渐退居二线。
司徒剑桥接近陈木胜,故事虽然没有特别亮眼,但是作品的效果却永远让读者期待,可以把普通的故事演绎的脍炙人口,商业味道十足。
刘云杰更像陈可辛,画面的美和爱情细腻的一面又不失幽默,可谓是各自领域的鬼才。
甘小文同许冠文,喜剧笑匠又极其市井的接地气,一代港人的开怀回忆~
【四】传承与否
内地失意不得志
记得港漫曾经在内地培养助理团队,后来不了了之……
玉皇朝某主笔称内地人是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的打工人,但不会去用心学习创造,更没有师徒传承的理念,离开后再也不和授业师傅往来。这话其实真的不过分!工作多年的感觉是职场很难遇到既拥有足够专业知识,又愿意分享和指导你的导师,高水平的前辈甚至以贬同行、讽新手来保自己,只会挑毛病又不会提出如何改正,此为师的无德;而学徒新手要么得过且过的混,要么学点皮毛就目中无人,毫无感恩的为人根本,此为徒之无义。
加之生不逢时,当时的内地无论文化还是消费能力都不如现在般疯狂,以及审查制度和内地部分下头的出版社发行方算计原作者,导致很多作者不再推出内地版,让港漫文化再次远离内地视野;加之港漫本身的故事题材局限性,以及作者们两边走的工作方式以及力不从心,只能说是时代造成的遗憾。
本土青黄不接
反观本土的文化发展也不容乐观,每年的书展、动漫节和每周的书店上新就可以看出端倪。曾经辉煌时期可以一周上新几十本刊,而现在新书基本在6本左右徘徊,加上复刻的老刊或许可达10本;天下公司从几年前就不再参与书展,书展的新刊种类也是逐年下降,应该大力扶持新人的大佬纷纷退休,一年能出本画集刷刷存在都属难得。前几年力捧的新人一锋所创作的《大灾难师》销量和口碑也是不太理想,后来他又搞ZZ擦边球的《血霸王》更是质量和立场都非常让人失望。
今年力捧港漫新人的优秀作品推出了很多本,但看下来质量过硬的依旧是老派的港漫,如:司徒剑桥的《超音凤凰》和曹志豪的《战鬼》,当然非传统组还是有谢森龙异的和邝世杰的《焚城战谱》勉强能看,但也仅此而已。
【五】存在感
很多当年了不起的大牛画师只有每年书展才会诈尸一下,一年一次大圈钱。
水斌以电影改编漫画的一鱼多吃方法(双封面漫画、原稿集、精选复制原画、画集)疯狂圈钱,长此以往基本已经是让读者开始麻木;他的选题套路甚至也被老读者摸透,今年的海报集就完全提不起兴趣。还要提一句,感觉水斌也有些力不从心了,因为身体缘故开始拖稿了,感觉是要退了……
崔成安的手绘水彩风格的各种画集原本也是书展亮点,但是近年来逐渐减少了作品数量,从一年一本画集,变成一年一套几页的复制海报;而近两年几乎没有推出新作品,毕竟年龄算是这几位还在坚持的漫画家里较高的了!
司徒剑桥偶尔会以画集的形式出现,定价很骇人,尤其是手绘封面;这次难得推出本短篇精装漫画,定价不低但我还是冲了,而且他已经彻底放弃排线风格,彻底CG上色厚涂为主了。
曹志豪之前计划出12本风格有别于以往的股市题材精装漫画,每册定价380元,结果出了5本就烂尾了,看来我这种真金白银买单的凯子还是少~今年同样推出了新的精装漫画,我感觉画风回归了他优秀时期的水准。
李健良则是推出各种动物和古生物的手绘插画集,但是我个人对这些题材已经开始麻木了!
肥良的作品我关注不多,但是他的武神、海虎系列我以后应该会收一套的;他代表着港漫暴力美学的一大分支,科幻技击题材的佼佼者。虽然他近年鲜少有作品问世,但是他也偶尔尝试着拍动画和内地UP主合作,或许以后会带起一点热度吧!
【六】港漫不可以死
纵观香港老一批漫画作者,很多都是辍学或因去了喜欢的漫画作者家中就入行了!听起来入行的方式很容易,但重要的是这批人真的够勤力、够热爱,他们真的坐的住!当我们翻看一期期港漫的时候,他们有的人或许连自己参与的印刷成品都没时间看,因为当年的市场逼得他们每个月疯狂出稿;在很多港漫回忆录和港漫图鉴中虽然也有提到一些行业对艺术的看法,但最多出现的字眼还是钱……不要高高在上的说作者铜臭,因为那个年代那不仅仅是爱好,也是继续作画、养活自己的动力。
即便是被很多作者暗讽的行政说客(祁文杰),其实从他做到那个位置,以及一些为了整本书发展的布局也能看出他曾经作为漫画创作者的一丝专业。而被骂臭脾气的魔鬼教官(张万友)其实在专业上的洁癖我倒是有一点点理解,至于被冠以艺术家头衔的马仔其实真的就不奸吗?不见得吧……他比鬼才编剧刘定坚可奸多了!
玉皇朝的流水线优点是快而稳,缺点就是难以培养全面的作者,没有独当一面的全能人才,才导致了市场现在的萎靡因素之一!
其实无论回忆录还是视频采访里很多作者的态度都是绝望的,他们笃定港漫已死,这听起来让我们这些老读者反而很泄气……而坚持的人还在坚持,劳模邱福龙……总觉得他的付出和努力不是徒劳。而赚得盆满钵满后年轻就退休封笔,还有移居养老的那些人相比之下,就感觉已经忘了初心,不出期刊是成本高销量差,那么水斌起码也能一年做出一本精装漫画,这就是港漫作者坚韧不拔的一种传承!
电子化冲击对实体书行业的打击是事实,但与其归咎到年轻一代的读者变了,那么能否改变既定的模式去改变呢?仅仅靠复刻老书经典?无非是收割老一代读者的情怀,那些作品放到现在的读者审美看耐看吗?
新书动不动就多封面、多版本,可以带来短期的盈利,但终究是要看到作品的本质……港漫成也兵器,败也兵器的教训不能忘,美漫的变体是不同作者的用心绘制,和如今港漫草图、墨线、彩稿的一鱼多吃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封面也并非能抓住所有读者的心,我个人更注重内容,除非是特别喜欢的作品,否则是不一定买多版本的!想说的很多,但又变成了语无伦次的絮絮叨叨,可能是作为被港漫陪伴过小学至今的一个读者……对港漫目前情景的不甘吧!
【结语】
看港漫至今也有20多年,不算长但从未间断,付出的热情绝对不算少;如果港漫文化终究要没落,我希望这一天来的能晚一些,至少要对得起还在努力创作的港人和我们这一票忠实读者。
文/愤世文嚎(一个路任)
严正声明:原创作品,欢迎转载;文章与图片仅供网络交流,严禁盗用或借用于出售商品!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