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野”知识局由野生救援与一分钟扯碳、蔚蓝地图联合出品,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带来有趣好玩的冷热知识,从衣食住行等身边小事给大家更多气候行动灵感✨
气候变化不仅使高温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出行和身体健康。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也非常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中,会使海洋的酸度升高。当海洋酸度升高时,会损伤注入贝类、甲壳类和珊瑚等海洋生物形成钙质骨骼和外壳的能力。据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海洋的酸度可能会溶解这些动物的外壳的骨骼。
此外,海洋中还有许多需要碳酸盐的动物,如磷虾和珊瑚构成了所有海洋生物的基础。像磷虾位于食物链的底部,是野生鲑鱼、大比目鱼和其他海鲜主要的食物来源。珊瑚为25%的海洋生物提供保护和食物,因此它们对海鲜供应也至关重要。
由于海洋中的酸度升高会使贝类、甲壳类和珊瑚等生物更难生存,导致以此为主要食物来源的鱼类数量也会锐减,因此海钓鱼获也大受影响。即使捕到一些,也是质量较低的品种。
鱼提供了人类消耗的蛋白质的20%,世界上有超过10亿的贫困人口主要蛋白质来源还是海鲜。如果海产品捕捞、加工和销售因气候影响遭受重大损失,那么以此为生的人们将面临极大的威胁。
在2008年10月的国际海洋酸化研讨会上,与会科学家指出,海洋酸化的自然恢复至少需要数千年,遏制它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尽快减少CO₂的全球排放量。
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最关键的措施之一。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能够从我做起,参与气候行动,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个人也能为遏制海洋酸化做一份努力。
除此之外,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也是减缓海洋酸化的关键,保护海洋湿地、建立海洋保护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措施可以帮助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其对酸化的抵抗能力。
气候行动不分大小,每一份努力都值得鼓励。
💡你还想了解哪些生活中的可持续小点子?欢迎在评论区或私信告诉我~
🎁点赞第一名不仅有可能获得量身定制版气候行动方案,还会获得野生救援周边小礼物一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