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乌尔善、芒果TV聊了聊《封神第一部》团综的幕后
发布时间 :2023-09-29
9月4日,《封神第一部》上映第47天,电影立下了新的flag:票房过26亿,携手芒果TV制作质子训练营综艺。9月28日,这档综艺——《封神训练营》——上线了。从策划之初至录制完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导演乌尔善告诉娱理工作室,他没想过《封神第一部》会做出一档综艺,只是希望训练营那足足180个T的内容可以以一种更好的方式让大众看到,也让大众了解年轻演员们从海选到训练的整个过程。对于芒果TV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与电影方深度合作、共创一档综艺。除内容本身外,双方还需要在宣传、发行、商业权益等多个方面相互配合。一切都是全新的。作为《封神第一部》的团综,《封神训练营》节目模式简单明了——由导演、演员们作为“观察室嘉宾”,对当年训练营纪录片进行Reaction。首期便将众人直接拉回2017年的全球海选。这全部的过程都由专门的纪录片组拍摄了下来,是乌尔善特别要求的。而到了今天,当电影成为暑期档爆款、质子团纷纷走红,纪录片又成为粉丝们翘首期盼的娱乐内容,让训练营团综有了落地的可能。“本身海选和培训这件事情是《封神三部曲》的一个必要过程,当时决定这么做,也是因为它是唯一能达到我们电影拍摄需求的一种选角方法,所以我们别无选择。”现在回看起来,乌尔善也会感概有些不可思议,“很少有剧组这样做,也是非常冒险、风险系数非常高,但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所有的困难。”除了首期播出的海选、入住训练营,团综还会呈现表演、古代文学、武术、弓箭、礼仪、舞蹈等专业课程培训、阶段性汇报演出、合宿纪实等内容,聚焦演员们从新人小白蜕变为电影主角的全过程。“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从一个素人,经过海选、训练和自身的努力,成为职业演员的这个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真实也非常感人的过程,应该尽最大程度去保留,让观众看到这几年他们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变化,也很有意思。我们的素材非常丰富,因为这部电影拍摄过程很长、工作量也很大,触及到方方面面的事务,我尽量都把它留下影像资料,让大家有机会看到各个部门为这部电影所做出的努力,这是一个很宝贵的经历。”正是因为纪录片的完整性、专业性与系统性,让乌尔善十分珍视这些素材的传播渠道。此前有很多粉丝建议他们把纪录片卖给视频平台。事实上,那时也确实有多家平台主动找来商洽。最终,乌尔善被芒果TV甘亿团队的策划打动了。作为观众,甘亿很早就去电影院看了《封神第一部》,注意到了质子团展现出来的审美观和团魂。随着网友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他很快想到了可不可以给质子团做一档团综,也算是帮票房添把火,做一场影综联动的实验。甘亿向娱理工作室透露,在还未联系到乌尔善之前,他们内部已经做了几套方案,都是偏向于户外录制的。“比如之前有一个方案是去保护藏狐,可能光录制就需要好多天,最后发现艺人时间也不太可控,等把所有人凑起来可能黄花菜都凉了,电影也早就下映了。”后来甘亿联系到乌尔善,得知导演在为纪录片“谋出路”,马上就飞往北京看素材、做评估。第二天飞回长沙,花了一天的时间整理素材的目录截图,光是这些截图就有20多张,甘亿简单梳理出自己的框架,将团综的结构、逻辑、分集还有大概的拍摄规划发给乌尔善,很快收到了导演的点头。“我也没做什么方案书、PPT,感觉这些大家看得也比较多了,真的就一个个地码字,写了半屏的微信,我觉得这种方式会最快让导演知道我们想表达的立意跟主旨是什么。”在甘亿看来,《封神第一部》的纪录片本身就是一档情节丰富的真人秀,包含海选、面试、公演、定角,形态完整,流程规范。而对演员来说,回看自己从海选走到最后、一路过关斩将拿到角色也肯定很有感触。“我就提出可不可以让演员们拿出一天的时间,集中录制,产出6期各60分钟的内容。”双方一磋商,马上确定了这个“观察室方案”。因为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乌尔善始终尊重甘亿团队的想法,从拍摄前期官宣物料到录制、上线宣传都尽量配合。他唯一强调的是,“不要对整个项目产生误读和曲解”,价值观的统一是双方合作的前提。为此,甘亿没有强加飞行嘉宾或其他艺人,不去破坏质子团的团魂和演员们真实的原生关系,请来的主持人也是“熟面孔”——吴昕和沈凌,一位和质子们在《中国有滋味》有过合作,一位是质子们某场线下活动的主持人。最重要的是,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样的综艺模式,它就是一个载体而已,重要的是‘封神’到底要传达什么样的精神和价值观,这是最需要我们双方统一的。训练营它其实蕴含了如何公平地去对待每一个演员、如何公平地对待每一份努力,而我们要怎样把这些公平和努力用综艺去呈现,我在前期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只有在价值观层面达成统一,才能让之后的工作迅速展开。”甘亿强调道。当然,即便价值观高度统一,实际落地后依然会有新的难题。拿到纪录片素材,甘亿的第一反应是“头疼”。尽管素材内容丰富,但并不是按照综艺逻辑拍摄,更多是侧拍形态,拍一会儿停一会儿,拍拍这个人再拍拍那个人,有时连收声都没有,演员们大部分的训练时间都不带麦,收声清晰的比例非常低。除此之外,素材体量多达180T,想要全部看完约等于要看3000遍《封神第一部》,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节目组需要从中剪出6期内容供导演、演员们做Reaction,必须是紧凑的、有故事线的。于是,甘亿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拎素材”,项目总导演冉琪迅速带领团队导演按照演员们的成长线和训练营的搭建体系进行叙事,确定重要的时间节点,在每一节点后进入棚内部分,避免观众跳戏。至于那些过于“原生态”的素材,节目组会在后期剪辑上予以补充,或让棚内演员们来亲自解读,保证情节完整。为了能真的对电影票房做出贡献,团综必须要尽快上线。甘亿算了一下,从8月底拿到素材到9月中下旬录制完毕,整个过程不超一个月,着实在和时间赛跑。“我们工作室一共有10个人,以往做项目肯定会去招一些实习生,结果这次根本来不及招人,我们所有的工种都在搞美术,然后去铺剪辑线,再带着后期的人一起理线,通宵通宵地干。”让甘亿欣慰的是,演员们也和节目组形成了一股合力,挤出自己的时间配合录制,都想为团综出一分力。在现场,于适因为之后有行程原本只能看4期的内容,第3期录完之后的拍海报时间里,于适一直说“太好看了不想走,想看完”,这时节目组才告诉他,为了保障内容的完整性,临时提前一天将素材量做了调整,使他可以在原定时间内看完剩下的2期,得知“真相”的于适开心得不行。现场的“爆料王”还要属“哪吒”——武亚凡,虽然现实中的他已经从训练营里的小娃娃变成了高中生,但在镜头前显然还没有太多顾忌,回答什么都特别直截了当,首期就爆出于适的宿舍糗事。据甘亿透露,录制现场质子们都想要堵住“哪吒”的嘴,让他少说点儿话。对于导演而言,即便是封神演艺训练营的“创始人”、对整个记录都大致了解,依旧在录制时收获不少惊喜。“纪录片被节目组剪辑之后有一些新意,我还看到了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些细节。因为时间也比较久远了,从2017年到现在,一些记忆可能模糊了,这次团综的录制又唤起了我很多回忆。”团综上线后,我们也很好奇未来《封神三部曲》和芒果TV是否有更多合作。对此甘亿表示“可以期待一下”。“今天还跟乌尔善导演在聊这些话题,导演也很兴奋,然后这两天的录制也很开心,我们也在看未来和《封神第二部》《封神第三部》有没有合作的空间。”对于平台而言,影综联动的优势在于天然的IP热度,这点正好符合近些年平台所寻求的降本增效,特别是在增效这方面。具体到《封神第一部》,其所携带的强有力的原生关系——无论是质子团的还是训练营全体演员的,也正好踩中芒果TV最擅长的范畴。从“0713”到“南波万男团”、《快乐的大人》等,芒果TV已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展现艺人原生关系的方法,加之内部工作室专业化、高效率的综艺工业体系,共同铸造《封神训练营》的基底。对于电影而言,就像导演所说,闯入综艺赛道是一种“售后”,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去看《封神第一部》、去了解这些演员的努力。截至目前,《封神第一部》已在长视频平台正式上线,电影密钥三次延期,延长上映至11月19日。客观来说,团综能否反哺电影票房还需进一步观察。但团综面对的综艺受众与电影受众势必会有不重合的部分,这也为电影卷入更多“路人”提供了可能,哪怕赶不上《封神第一部》,还可以买票去支持《封神第二部》《封神第三部》。置于行业层面,综艺市场未来会否有更多影综联动的产品,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换句话说,《封神第一部》虽然吹响了影综联动的号角,但这样的路径几乎难以复制。除此之外,《封神训练营》某种程度上是粉丝们呼唤而来的,不是片方、平台方一厢情愿的产物。对于这次联动,芒果TV一释出预告片就受到众多粉丝称赞,“还得是芒果TV的剪辑”“不敢想象看正片的我会有多快乐”——这是粉丝们希望看到的强强联手。当质子团已经聚集起一定体量的粉丝、拥有流量艺人的属性,团综的成型才更加水到渠成。而未来,哪部电影可以为市场注入如此多的新鲜血液?我们无法得知。就像于适看到训练营的岁月都会忍不住感慨:“这样的经历,这辈子再也不会有了。”确实,这样的故事放在整个娱乐圈都极为罕见。正因如此,我们才会被吸引、被感动。从《封神第一部》上映、跑路演到录制团综,当娱理工作室问起:“有没有想过宣传周期会拉得这么长?”乌尔善直言没想过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只要电影还在上映,就都是宣传期。”“如果我能为这个电影做任何事情,我都会尽力去做,因为我还是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这部电影。你知道吗,大家喜欢这部电影,喜欢其中的角色,进而喜欢这些演员,我觉得真的是一个挺完美的结局。就从这个结局倒推的话,这整个的过程特别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