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顶流得感谢TA?

发布时间 :2023-11-07 11:54

06年大家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前追《乡村爱情》的时候,应该没想到17年后的今天,这部剧的片尾曲会以一种未曾设想过的角度再度翻红。
“谁是我的新郎?”“我是你的新郎!”这句歌词一放出来,观众的脑海里有画面了,剪刀手的DNA动了,懂事的剧宣已经开始自己整活了。
最妙的是,原唱当年在发行的时候就采用了女声单人、男声合唱的模式,跟当下部分古偶剧的宣传思路简直不谋而合。
一个新娘,三个新郎↓
一个新娘,四个新郎↓
一个新娘,八个新郎↓
不求质量上取胜,但求数量上碾压!
《长相思》《为有暗香来》一女对N男的热闹刚落幕,后面已经好几部剧在雄竞这个赛道上拿着“爆”的号码牌了。

(《玫瑰故事》《宁安如梦》《四海重明》▲)
雄竞为何突然收获了如此多的青睐?这个问题值得细细道来。
01 “男人多的是!”
首先要表明的是,现在被国产影视剧宣发广泛运用的“雄竞”概念,主要指男性为了吸引女性喜爱而进行的一种竞争。也有人把“雄竞”解读为通过打拼事业来实现人生跃迁,此处不作讨论。
比起“雄竞”来,观众更熟悉的词汇想必是“雌竞”。打小三、撕绿茶、扯头花.....都是再经典不过的雌竞桥段,也为那些年的国产剧贡献过不少收视率高峰。
《长相思》发展到后期,有观众把剧中小夭和玱玹、涂山璟、相柳、赤水丰隆的关系类比成了《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赵敏、周芷若、小昭等女性角色性转版。个中原因不单单是因为抢婚这场高光戏的相似性,更因为《长相思》这种【女主中心向刻画多条情感线】的叙事模式就是我们曾经在男频剧、武侠剧中最熟悉的,只不过男频/武侠剧中站在中心的是男性。
同样是“竞”,雌竞被视作过时和落后的产物,雄竞却成为了偶像剧追赶的新风口。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雌竞的中心是男性角色,雄竞的中心是女性角色,而后者刚好迎合了当下的女性主义思潮。
以刚刚收官的《为有暗香来》为例,围绕女主华浅有四对CP:“浅溪”“浅舟”“浅阑”外加一个硬被拽上桌的“浅漠”,四对被舞出了各种风味,有叔嫂文学、有怨偶天成、有忠犬姐狗,还有双恶人组,此时此刻很难不想起刘烨那句名言:
而在这几对中,勉强称得上和华浅“双向奔赴”的,是满心满眼都是她的小侍卫华戎舟。最后大结局揭晓,华戎舟是女主为了弥补自己的心理缺憾而幻想出来的人物。好嘛,看来“男人只有挂在墙上的时候才老实”这句话可以更新后半句了——“伴侣只有是纸片人的时候才完美”。
华戎舟本质是华浅意识的“外延”,不具备真正的主体人格,在这段关系中,华浅是完完全全的“上位者”,和《长相思》前期清水镇部分里玟小六和叶十七的关系类似。
从霸道总裁爱上我,到双强人设,再到女A男O、忠犬文学,背后折射出的是女性角色愈发鲜明的主体性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之前是女人们为了一个男人死去活来,现在则是(潇洒甩头)(自信微笑)(声音洪亮)——
“男人多的是!”
没错,比起男人,这届观众更想看的是女主爱自己。
02 新瓶装旧酒,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雄竞在宣发中是新词,但在偶像剧却实在算不上创新。
早年的台偶、后来的大女主,或多或少都出现过一女对多男、“人人都爱我”的情节,但又都与现在受追捧的雄竞模式有所差别。
古早偶像剧多为玛丽苏般的梦幻叙事,男主霸道、男二深情、男三默默守护,被包围在中间的女主则是同性艳羡/嫉妒的对象。在这类叙事中,女性角色固然是男性角色争抢的目标,但更是他们施展个人魅力的舞台。要不然怎么会有那句“男主归女主,男二归观众”,怎么没人问过女二去哪?

(《流星花园》男二花泽类▲)

如今几部被观众认证为“雄竞”的剧虽然延续了一女对N男的设定,但共同的处理方式是在偶像剧这个框架中增添了现实向叙事——
《长相思》中的男主表哥为权谋,相柳有忠义,涂山璟身上背负着家族压力,就连看起来人设是“阳光开朗大男孩”的赤水丰隆,求娶小夭也是出于和玱玹捆绑为利益共同体的成分更多。
《为有暗香来》当中,华浅重生入梦后的第二世,原本一心系在牧遥身上的“大爷”仲夜阑变得摇摆不定,部分情节让人幻视何书桓那句经典渣男发言:“我不是全天下唯一一个为两个女人动心的男人吧?”
男主仲溪午倒是一心向着华浅,但作为家主又只能隐忍爱意,在更有权力的长公主目前面前无力保华浅周全。男三华戎舟是忠犬人设,但前面已经说过了,是梦中的忠犬。
大女主题材中以女主为绝对叙事中心,这一点倒是能和雄竞剧碰一碰。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大女主往往紧扣事业线,这个类型中最理想化的女主形象是断情绝爱。
拿真正吹起古装大女主这股风的《甄嬛传》来说,最受剧迷追捧的是甄嬛黑化回宫后的情节,流传最广的台词是“从前的甄嬛已经死了,臣妾现在是钮钴禄氏·甄嬛”“从今往后只求荣华富贵,不求一丝真情”,总之怎么爽怎么来。
反观和甄嬛有过感情纠葛的三个男性角色呢?
皇上是“大橘”,主要起一个造型上的作用;果郡王这个官配风评最差,被视为拖累嬛嬛搞宫斗的“恋爱脑”;温太医得亏后期和眉姐姐凑成了一对,要不然大抵也逃不过一些“猪队友”审判。
而今年掀起一女N男风潮的影视剧则更侧重塑造情感线,通过不同的两性关系模式来探索、拓宽观众对“爱情”的认知。《长相思》发展到后期,有不少情感专家、心理咨询师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解读剧中围绕女主小夭延申出的情感关系,背后固然有编剧角色塑造立体的功劳,但也侧面说明了这部剧本身在这个领域具备丰富的解读空间。
简言之,现在的雄竞叙事,更像是创作者意识到观众的女性意识迸发后,有意识的在玛丽苏、大女主的框架下改良出的爱情剧种之一。雄竞怎么搞?怎么合理化?这些反而对编剧在创作过程中的女性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雄竞:一款更适合内娱宝宝体质的选秀
对于视频平台而言,一女多男的剧集项目则有更为现实的考量,即造星功能
2023是内娱的“换血之年”,老牌顶流走上璀璨下坡路,待爆咖这条赛道上人头攒动。而新一代小生小花的特点之一就是跟视频平台的绑定关系更为密切,与其等演员走红后“坐地起价”,不如先行押注,提前买股。之前内娱最高效的造星路径是耽改和选秀,然而现在选秀已殉,耽改难抬,平台何处觅“顶流”?
1VN模式的偶像剧不失为过渡期的一种解法。
《长相思》开播日,就结合修罗场剧情、组合打投榜,让观众可以为自己心仪的CP打投;之后又积极听取剧粉意见,启用了角色罚站墙玩法,观众可以代入女主视角来“惩罚”角色,极大地增强了观众追剧的沉浸感。
这种互动感和乙女向的追剧体验,其实正是内娱秀粉最熟悉的选秀逻辑,只不过选秀打投争的是C位,剧集打投争的是女主最爱谁/哪对CP最好嗑。
《为有暗香来》也围绕剧中的人物关系做了相应的玩法创新。微博上线CP祝福榜,除了浅溪、浅阑、浅舟,网友“偏要勉强”的“浅漠”也在榜单上,雄竞这碗饭主打雨露均沾。
剧外雄竞修罗场照进现实,男一王星越和男三张逸杰“大闹”周也直播间,两人抢着“上桌”的样子和剧中人设如出一辙,徒留男二和女二面面相觑,“明明是五个人的电影,我俩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宣传策略的落地效果也直观的反应在了主演们的涨粉数据上——
据统计,《长相思》剧播期间,主演檀健次微博涨粉258万,相关话题阅读量350亿+,文娱V指数评分最高飙升至96.5分,上升了101个名次;张晚意微博涨粉188万,相关话题阅读量145亿+,人气大幅上升的同时也力证了自己在古偶这个赛道的可塑性;邓为微博涨粉290.4万,全站讨论量3488万,相关话题阅读量300亿+,剧播期间单条微博互动量首次突破百万,可以说是全方位数据暴涨,从较早前的待爆行列一跃为“准顶流”。
《为有暗香来》虽然播出效果不如前者,但对演员亦有不小的加成。主演王星越在这部剧之前也在不少热门剧集中有过出演(《周生如故》《玉楼春》),但在新生代小生中存在感并不强烈。《暗香》收官后,微博涨粉25万,超话签到人数翻了近9倍。存货《宁安如梦》《在暴雪时分》又都是关注度颇高的影视项目,不无接任“欢娱一哥”的潜质。
李昀锐在《暗香》中的戏份虽不多,但前有去年《星汉灿烂》袁慎一角打下的基础,今年又有新作品持续输出(《封神》《为有暗香来》),还是微博“青云计划”的扶持对象之一,已开始在一些轻量级的项目中担任男主,未来可期。
今年以来陆续看到不少针对偶像剧、恋爱脑的讨论,借用《阅读浪漫小说》中的一段话回应——
“在一个让女性产生了需求却又无法予以满足的文化中,浪漫小说的疗愈价值不仅可能存在,而且也很有必要;而这种疗愈的短效性则是女性重复消费它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角度而言,即使是在这个时代不受欢迎的爱情剧,也自有其生命力和存在逻辑,而“雄竞剧”只是爱情剧这个消费品应和环境变化的又一次迭代更新。
至于谁能在风口来临的时候成为下一个“爆款商品”,拭目以待。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