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东大名路378号
看望你日思夜想的“小红楼”
楼是一本站立的书
五层的楼,是这本书的五册
很多人翻阅了一生
作为如今世界上的航运大国
上海最有资格自豪
它拥有的一颗热爱海洋之心
始终不渝,奔向长江而去的黄浦江
理解上海人的进取精神
是一艘永远破浪而行的航船
2
这一艘船,在起航的时候很渺小
“小红楼”是最早的见证者
从1908年建成,它已历经风雨
114岁的高龄老人
但它不想进养老院疗养
缅甸式建筑风格的塔楼
窗口上绿瓦的挑檐
红砖贴面的墙
你一眼,就能在诸多的建筑里
记住它与众不同的模样
▲绿色琉璃瓦翘檐
3
小红楼所在的地方
最早是美国伯维公司的“新船澳”
后来的主人又换成英国的商人
改名为“耶松船厂”
专门从事船舶的制造与修理
那一切都与上海的开埠相关
闭关的中国,在洋枪的逼迫下
打开门户,小红楼是见多识广的
它见惯了在上海的洋人
掠夺中国的财富,并最终扬长而去
▲耶松船厂的“老船坞”
4
只有当解放的旗帜
插到上海的上空,依然在
东大名路活得好好的小红楼
迎来了当家作主的人民
不惧怕任何浪涛的岁月
在负重前行,小红楼躲藏在
悬挂着《上海远洋航运公司》的招牌后
热情接待为上海的航运事业
绘制未来蓝图的人
5
小红楼所在的东大名路
位于北外滩,人们说
在沿着黄浦江的路上
你会轻松阅读到,一部
有关上海航运史的巨著
曾在这个大院里上班的老顾
他不仅熟悉东边的小红楼
还把目光越过围墙
那里有上港五区的高阳路码头
看海船的烟筒,听嘹亮的汽笛
6
任何在小红楼身边出现过的人
必将最终离去,时间是残忍的
它剩下了人去楼空的记忆
它不懂得安慰,曾经为
上海航运事业奉献一生的人们
小红楼仿佛是一块化石
它没有坍塌或粉碎的原因
需要感谢命运,居然逃过了
百年来所有的天灾人祸
为在这里遗失过青春故事的老人
保留下一处心灵的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