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拒绝简单“拼盘化” AI人才培养探索深度融合新模式】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应用水平将发展至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
AI教育已发展到关键阶段,从博士到硕士、本科、专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已全面展开。”王万森介绍,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双一流”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通过其他创新机制,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列为重要建设任务,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跨学科创新平台不足,学科建设缺乏深度交叉融合,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芯片等方面突破较少,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性不强,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人工智能专业应该以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构建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和专业嗅觉。”王万森说。人工智能专业领域非常宽泛,应用层次更是如此,应该采用“人工智能+X”的复合发展模式,推动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建设,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加强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学科的建设。(via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