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发布时间 :2021-06-12 10:04:32
辽宁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沈阳疾控发布最新提醒!
6月11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为沈阳市报告。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截至6月1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6例(含境外输入101例),治愈出院421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3例。目前,尚有3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沈阳疾控发布最新提醒!
截至6月11日16时,沈阳全市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超过538.3万剂次,接种420.8万余人,无严重异常反应发生。
健康提醒
又是一年端午时,情浓思亲粽飘香。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假期即将来临,加之高考结束,出行、聚餐、聚会等机会增多,人员流动性加大,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
目前沈阳市疫情总体平稳,但全球新冠疫情仍呈扩散蔓延态势,国内部分省市发生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市仍需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麻痹、不松懈,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增强防护意识,健康安全过佳节。
1.继续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广大市民朋友要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风险提示信息,如非必须,暂缓前往境外地区、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当地宣布封闭封控管理地区的城市。如果必须出行,注意查询目的地相关防疫政策,随时了解疫情及防控信息。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尽量避免外出。老人、孕产妇和有慢性病等人群,建议请专业医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出行。
2.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沈人员,应及时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告。配合并支持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落实人员排查、隔离、核酸筛查、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
3.节日出行要注意减少路途风险,提倡错峰、错时出行。出行前,要提前规划好行程,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尽量选择空旷的郊外旅游方式,避开热门景点,实行网上预约、错峰、错时出行。
4.继续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学佩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在商场、超市、酒店、影剧院、公交、地铁、民航等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扫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的人员,前往医院就诊人员,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以及从事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
5.节日期间要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应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处理食材时应注意生熟分开、煮熟煮透。注意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6.保持良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乱丢生活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不随地吐痰,及时清理户内外垃圾,保持生产生活环境卫生。
7.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夏季气温升高,天气多变,应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避免中暑。注意劳逸结合,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8.做好健康监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尤其是假期旅行归来后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向接诊医生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便于诊断治疗,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国家已批准3-17岁人群可以
紧急使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主要是在18岁以上人群开展,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3-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
国家会根据疫情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同时,会同各相关部门共同把儿童青少年的接种工作组织实施好。
此外,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6月以来,本轮聚集性疫情已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0例,家庭、餐厅、学校等场所聚集性感染明显,确诊病例中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超过三分之一,这提示必须始终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防疫要求,必须落实公共场所测温验码、保持间距等措施,必须做好社区防控,严防疫情扩散。
来源:沈阳网、沈阳发布、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