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贺州 昭平小吃 糯米饼 糯米饼耐储存,可以存放半年至一年,是古人逃荒时常备的干粮。做法是先把糯米炒至焦黄,再打成粉末。然后混入白糖、花生、芝麻入锅翻炒,搅拌均匀,再把米粉放入特定的模子里印成坚硬的饼干。2013年,在贺州市首届美食节中,糯米饼获得“贺州十大金牌小吃”称号。
糯米饼相传是陆姓人家在明朝逃难到昭平的时候带来的。广东、广西的陆氏始祖“胜情公”生九子一女,曾官至明刑部尚书。女敏花又名敏姑,才貌双全,明皇娶作西宫。由于陆胜情解组归田广东英德珠玑巷,正宫忌敏姑之才,阴谋毒毙敏姑。并矫诏谋害皇帝的罪名欲将广东英德珠玑巷的陆氏全族处斩,幸陆胜情在朝中多门生故吏,及时通风报信,陆氏家族分散逃脱到两广各地躲避。在逃难中为了准备充饥的食品,于是就发明了这种用大米制作的饼干。后来由于人们觉得大米制作的饼干太硬,于是改用糯米,于是出现了糯米饼。故事的真伪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但美味的糯米饼却在昭平流传开来,春节的时候,很多人家都做糯米饼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