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都在划水,因为跑到大西北去参加飞猪的大漠赫兹音乐节了
这个音乐节和其他的不太一样,是飞猪自己做的,这应该也是他们首次自己做这类大型活动,而且这个音乐节可以说是办的历尽艰难,原本八月盛夏开的,因为疫情一路推迟到九月,结合场地歌手排期等因素,据说亏损近千万。
但值得留意的是,哪怕亏了这么多,飞猪还是把音乐节办下来了
为什么?
我认为答案就是前段时间所说的,互联网重新互通后,平台们的优质内容战略问题。
很多人对飞猪这个活动的理解是这是一个纯音乐节,毕竟现场来了很多大牌歌手和乐队,很多观众也是来围观歌手们的。
但实际上,我觉得飞猪这个音乐节节,参考的应该是美国的火人节。
火人节是美国的一个小众狂欢节,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黑石沙漠举行,时间是从美国的劳动节开始,他们的宗旨是去商业化反消费主义,通过劳动获取一切,在这个节日中,你在沙漠中唯一能用钱买到的,是冰和咖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商业行为,所有东西必须以物易物,自己创造后和别人换。
这个氛围吸引了很多艺术家和文艺创作者,很多人来这边互相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疯狂的创意和作品,而到了最后一天,他们会烧掉场地内的一切。这是一个鼓励劳动鼓励创造的狂欢节。
所以飞猪这个,很多人的注意力可能都在歌手,但我从整个场地来看,不管是羊皮筏子还是皮影戏,这应该都是一个文化浓度极高的西北文化交流展,他们请了大量的非遗手艺人来现场。
总之,概括一下就是,把音乐节做成社区,或者说一类风格和亚文化爱好者的聚会。
各平台互相开放后,内容的扩张红利很强,所以此时拼的就是谁能做出好内容,去全网获取流量。所以对于旅游平台来说,如果还只是一个订票平台就不够了,必须要开始做一些自己的优质内容和内容文化社区。
今天我做了旅行节,明天我就可以做独创的音乐节,或者我干脆就成为各个地域亚文化社区的一套标准服务商,既提供线上流量和票务服务,也帮助各个城市各个群体做开发合作,深入参与到线下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去,而不是像以前这样你们搭台我卖票。
这样平台才能避免管道化,变成舞台上一个重要角色而不是舞台背景板。
这样未来有一天你想到飞猪,可能就不再只是想到说这是一个卖票平台,而是会想到他们办了很多很有特色的活动,开发了很多地区的文化很多亚文化的社区,这是一群很爱玩很有意思人的聚集地。
飞猪奇妙旅行节 大漠赫兹音乐节
兔撕鸡大老爷
羡慕哭了喔
ArecW
看了半天,举办地就不配有名字吗?
顾问9527
比如我们,最近也一直在鼓捣艺术书展,武汉、西安,现在是大理,在麋鹿星球,各个品牌都在做自己的艺术书展,扩展到以后肯定就是各个地区的艺术节了。
作者夹生鱼
飞猪还得加油,现在的印象就是买不到各种票去看看有各种路子的黄牛集散地/平台(虽然也解决了很多燃眉之急)(并且功能做得挺好,日期产品对应得不错)
thebarrens
在中卫呢在中卫呢在中卫呢![[憧憬]](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xingxingyan-c64b6a744b.png)
依然359022
还以为彻底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