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博物学合窳 【原文】
又东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山海经·东山经》
【译文】
再往东北二百里有座剡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猪却有人的面孔,黄色的身子上长着红色的尾巴,名字叫合窳,叫声如婴儿啼哭。合窳吃人,也吃虫和蛇,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
出现在大家眼前的这种动物,长着一张人的脸。
大奇和小遇都忍不住向后退了几步,说道:“它们好像戴着青色的鬼面具啊。”
大眼睛老师告诉孩子们:“那是合窳。它们长得比较凶恶,嘴里的两对獠牙彰显出它们的攻击力,金黄的毛色让它们在丛林中十分醒目。它们能够猎食各种有毒的虫蛇,以致它们自己身上也带有毒素。”
【为什么有的动物的体色特别鲜艳?】
动物体色鲜艳存在不同的形成原因。某些种类的雄性动物的体色会非常艳丽,可以吸引雌性动物的青睐。另外,有毒的动物通常具有鲜艳的体色,可以警告天敌和其他捕食者,自己是有毒的,或者根本不好吃。这类标志有毒的鲜艳体色叫作警戒色。有些无毒的动物为了避免被天敌捕食,也进化出了鲜艳的体色,假装自己有毒。
传送门: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