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应该守护山西古建 南禅寺大殿,又称大佛殿,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南禅寺大殿殿身面宽、进深各三间,宽11.75米,深10米,平面近似于正方形。大殿建在约1米高的台基上,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殿顶为单檐歇山式,殿身四周施用12根檐柱,檐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殿内无柱,四椽栿通达前后檐柱之外,梁架结构简练,屋顶举折平缓。大殿内有佛坛,宽8.4米,高0.7米,上有“华严三圣”等17尊唐代彩塑,形体、衣饰、手法与敦煌唐代彩像如出一辙,是唐代彩塑中的佳品。
南禅寺大殿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为我们研究唐代建筑的形制、结构、方法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图文1-3网络,4-6翻拍《历史的卷轴——山西古代建筑)
守护风雨中的山西古建
Xia0浩
南禅寺的佛像非常和蔼可亲
丘山的一亩三分地
有幸走进古建现场,南禅寺,一座隐落于山西小村庄显现存最古老的唐代建筑。没有惊世骇俗的奇观,没有气宇轩昂的外表,一切都在木梁榫卯的细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