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入世20年十问:
独家专访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 】
6、中国入世红利已用到极致,确实需要新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放弃WTO另辟蹊径
问:这两三年,国内有一种声音说,中国当年千辛万苦加入世贸组织,没想到时至今日,世贸组织逐渐弱化、被边缘化乃至话语权变得可有可无,既然如此,中方没必要这么看重世贸组织,甚至也可以“退群”,把更多精力放在其它国际事务上。这种观点可取吗?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入世红利”早就释放得差不多了,对中国的开放局面和国际地位已经没什么作用了,是这样吗?
张向晨:谈到中国入世的红利,可以说已经用到极致,确实需要新的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放弃世贸组织另辟蹊径。经济全球化还在继续,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市场开放没有止境。关税降到零了,还有各国国内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措施,还有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因此,世贸组织需要适时制定新规则,中国需要不断迈出对外开放新步伐。
单边主义不会让任何国家受益,“退群”既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更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符合中国自身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多边贸易体制的价值在于其包容性,成员无论大小,都在共有的规则体系框架下开展贸易。
世贸组织能为国际贸易提供稳定、可预见的政策环境,这对每个成员都很重要,是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之所在。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世贸组织的作用绝非可有可无。
世贸组织的研究表明,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中,国际贸易显示出两个特性,一个是“易感性”,一个是“韧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但未遭到全面性的破坏,而且复苏势头不容小视。“易感”是因为经济联系的紧密,而“韧性”恰恰来自世贸组织的规则框架,为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采写/龚雯)
对话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 详情→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