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还可信吗买收视率的过程和逻辑是扭曲内卷。应该把数据统计的意义看得更重,加大科技投入
1. 不管如何,电视剧的收入是从收视率来的,这是多年形成的铁律,节目人员绞尽脑汁都是为了这点数据。破圈大火的《人民的名义》这种够实力的剧,央视搞的年度大片,还是有个别剧敢于不买收视率。
2. 买收视率成了行业内卷的典型现象:你不买别人买,你彻底完蛋,买了才有点机会去竞争。买收视率就和小孩培训班买分一样的逻辑。
3. 买收视率的具体动作是:找能做数据的公司。这些“专业人士”就会在指定地区开展定向精准宣传,搞到力度了,这个地区的收视率就会提升。更直接的是找到“样本户”(家里有特殊设备报告看了什么剧),直接塞好处,让来看。这叫“污染样本户”。还有就是黑客手段修改特殊设备上传的数据,看的是A改成B。这都非常花钱,钱让操作这些事的人赚去了。
4. 这个“内卷结构”毫无意义,比小孩刷题还恶劣,完全应该大力严打。这也是技术手段落后造成的,如果有一种没法污染的公信力强的收视率统计办法就好了。中国有统《统计法》,这种关系重大的收视率数据,是国家重要数据,不容一些不法分子玷污。国家统计局调查人均收入和消费时,也是靠样本户,全国16万户样本不足,统计误差不小。数据统计还是需要加大力度,多引入先进技术想办法。
念佛听情
不用搞什么特殊的技术手段,把电视搞成互动的,看剧的时候可以随时评分,不管分高分低,点评的人多,就是看的人多。
梦里遥
你是小看了刷分的![[并不简单]](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bingbujiandan-9955880b30.png)
文心0613
就得狠治水军,所有互联网恶臭事件都有他们。
飝雥
固定的样板户,这在统计设计上就已经造假了。这样的造假漏洞,设计方不愿意堵,就赖不着有心者用。
金陵子宁
这也属于严重造假行为,必须要严抓严管,罚他个倾家荡产,让投入和收获成反比。
魔鬼大叔的逆袭
买收视率的统统纳入征信,电视台和平台不得购买
研山乐海
编剧导演电视台采购都得买房子。
2020的春节
资本与受众的博弈
寿已半且由天
许久不看电视了
每个人都是一座神
吴伟200
年年说也解决不了问题,可见是全行业普遍参与收视造假,法不责众
封尘男画家
既然是公开秘密,那么广告商应该不会那么傻呀。
glodviews-20
李学政![[吃瓜]](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chigua-7a95e6efc4.png)
![[吃瓜]](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chigua-7a95e6efc4.png)
![[吃瓜]](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chigua-7a95e6efc4.png)
sine_pi
按说现在都数字电视了。机顶盒直接把所有信息发回电视台不是很容易的事吗?还用那么土的抽样调查![[衰]](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shuai-285d2d97c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