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并非使用呵呵第一人】
苏轼文中出现40多次呵呵 “呵呵”一词在如今聊天中使用频率颇高,可以调侃,也能表示“不屑”。
但其实,大文学家苏轼用起这个词来早就得心应手了。据综合统计,他所著文中“呵呵”就共出现了40多次。比如,在《与陈季常》里,他说,“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与鲜于子骏书》又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再如《与孙子思七首之四》:“纸轴纳去,余空纸两幅,留与五百年后人跋尾也。呵呵”。苏轼使用“呵呵”一词时,很多都是出自与友人的书信。
不过,他也并非历史上首位使用“呵呵”一词的人。比如,欧阳修的《与梅圣俞》就写道:其他事,谷正在此数日,备见所为,可知居此之况,不烦述也。“闭户”“饱齑”之句,怎生讳得。呵呵。晚唐诗人韦庄在《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中称,“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也有人说,在米芾著名的《葛君德忱帖》中,看见过“呵呵”二字的墨迹。再或《晋书》也有过如下记载:“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
安康·镇坪
镇坪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