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出台后,绵阳发出首张"营转非"民办学校...

发布时间 :2022-01-12 17:30:23
绵阳新闻 【"双减"政策出台后,绵阳发出首张"营转非"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日前,位于经开区金楠天街的璞玉教育培训机构成功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完成了培训机构的“营转非”。这也是我市发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第一张民办学校许可证。

  “双减”政策出台后,我市发布了《绵阳市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办事流程》,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提供了四种转型发展方案。记者了解到,璞玉教育培训机构属于第二种,即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申请继续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

  在完善了各项手续之后,完成“营转非”的培训机构有哪些变化呢?该机构的负责人魏建军告诉记者,首先是时间。目前每周一到周五晚上6点到8点半开展学科培训,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均未营业。

  其次是价格。根据《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我市按照一课时45分钟计算,不同班型收费不同。比如10人以下班型,我市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对这类班型每人一课时收费40元,上浮不超过10%。魏建军说:“以六年级的数学为例,以前32课时收费1580元,如今收费1290元。”

  记者从经开区社发局了解到,该区原有学科类培训机构33家,目前已压减至5家(包括2家高中类),均已完成了“营转非”的程序办理。

  经开区社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维护学生、家长及培训机构老师的合法权益,“双减”政策出台后,该区开设了专门的资金监管账户,所有申请“营转非”的校外培训机构均须缴纳30万元的风险保证金才能拿到办学许可证。该区还组建了义务教育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专家库,由10名来自经开区各校的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负责审核、监督辖区内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

  治理“地下”违规培训方面,经开区严厉打击和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有照无证”“隐形变异”等非法培训机构和违规培训行为;对拒不整改、整改无效的机构(个人),各部门根据各自管理权限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公安机关应依法予以受理,立案调查处理。

  “这下不用担心培训机构跑路,课程质量也有了保证。”家长严晓丽的孩子上初一,也在培训机构学习,了解到培训机构的变化,她心里踏实了。

  作为校外培训机构从业者,魏建军深切感受到行业近年发生的改变。他坦言,加之疫情等影响,校外培训机构经营受到影响,但他对“营转非”后的前景非常有信心:“相信随着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2022年会逐步向好。”

  (宋小平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蓝怡 文/图)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