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根据记忆来创作我所看到的东西,但让我感到害怕的是,那些雕塑被我越雕越小了,而它们也只有在缩小了以后才有一种相似性,只是这时候的尺寸令我浑身不舒服,于是我不知疲倦地重新开始,可是几个月以后还是在同样的问题上止步不前……到了1945年,通过画素描,这一状况才有了一点改变”。
“相似性”正是
贾科梅蒂 所追求的。他认为达到“相似性”的办法就是通过复制,然而贾科梅蒂却是通过失败——通过“常规地”观看的失败跨过了通往复制的门槛。“一幅失败的作品与一幅成功的作品同样能引起我的兴趣”——1964年贾科梅蒂在BBC电台与大卫·席尔维斯特作访谈时如是说。前此数年,他在为安德烈·德朗的画展(麦耶美术馆,1957年)目录所撰写的序言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通常,只有当我喜欢上一位画家的败笔、他最糟糕的油画时,我才真正喜欢他的作品。我想,对每一个画家而言,最出色的油画里都会包含着败笔的痕迹,而最槽糕的油画里同样也会留下妙笔的踪影”。
艺术聚焦
天波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