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 主体民族的族称为什么叫做“京族”?
公元10世纪起,部分居住在今河内地区即越南“京畿之地”的知识分子开始自称为“京人”,意为居住在京城的人。
这主要因为越南地处偏远,除了高度汉化的红河下游地区居民外,尚存许多未被汉化的当地土著,他们被相对地称为“寨人”,意为居住在乡下寨子里的人。
公元1256年,越南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开始分别录取“京状元”和“寨状元” ,“京”与“寨”这两个用于指代特定人群的称呼开始正式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然而,当时不论是“京”还是“寨”,都没有民族名称的含义,而仅仅只是用来区分地域与生活方式的差异。
到了近代,出于团结越南各民族的需要,越共中央书记胡志明说:“越南是一个,越南民族是一个,河可以干,山可以穿,这一真理永远不会改变”,全体越南人民都被统合起来称作“越南民族”,一如中国的“中华民族”。
正如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不能被称作“中华族”一样,越南的主体民族同样不能被称作“越南族”,因为“越南”是国号,并不能仅仅专指其中一种民族,所以主体民族就用了这个历史上出现过的特殊名称——京。
广州普罗旺斯
这些人更像咱中原的,和本地人差别挺大的,所以他们祖先应该是中原南下,和客家人一样,只是他们时间上更早
雍州节度使
嗯嗯很有可能,越南人内部长相差异还是挺大的
方浪子
叫越族更好
花生酱de星
谢谢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