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酒后恍惚,往日在脑中盘旋...

发布时间 :2022-05-15 10:05:08
昨夜酒后恍惚,往日在脑中盘旋,都是些无关联的瞬间,脸庞、词句、气味、画面、情境,人在这些散珠式的瞬间里编织出的意义之网,很大程度上是自制幻觉,给自己讲一个故事、给生命一个说法的勉力挣扎。活这么久,能够笃定的事物仍不多,但“生命是由无数个本质的瞬间构成的”是认定了的。本质即深刻,是用了心使了力的,欢愉或苦痛,或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午后和一阵无由来的风。除此之外,人类尝试去确认的关乎存在意义的线性叙事,都难免受到社会系统的侵扰,自由短暂,感受不足道,终点的闹钟嗡嗡作响,催人起身去织那网,栖身其中,假装从死亡焦虑里争得了片刻喘息。人是很可怜的。与失败和虚无为伴,生命里的多数挣扎皆是徒劳。但人在如此的有限、渺小和虚无里,认识自己、学会爱人、探索志业,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永恒性。若推巨石上山是幸福的,须丢了对山顶的念想,跟滴下的汗水、手掌的剧痛、头顶的烈阳、脚下的荒草、后背的微风相互确认,确认「存在」。

有些奇怪的感受。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我已经不再年轻了,一个幼时的我听到会吓死的数字,这是“老”的感受;但在中国社会的标准里,我社会化的程度太浅、称不上我的年龄,不是一个合格的、能够扮演相应社会角色的中年人,这是“年轻”,或者说“naive”. 抛开中国语境,在我三十多年的生命经验里,有幸经历并受惠于全球化最好的二十年,像海绵一样在各个国家、文化和社群的现场浸泡,在我曾经探索、体验和抵达的观念时空和生活情境里,我又清楚地知道,我还很年轻,对世界仍有太多的问号,仍在每一个当下里触摸着那巨石,感受身体和头脑的挣扎与革新;还是在这样的结界里,我亦笃定自己真实地建立起了跟世界的关系,确立了关于自我的原则、判断力,也能够承担社会的、公共的、超出自身利益和趣味的责任,这又是”衰老“。从老到年轻,又从年轻到老,这种又衰老又年轻的感受,不知是否就是Bob Dylan说的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