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快评:过度体罚学生,错手段带不来正效果】这几天,“沂水县夏蔚镇回峰涧小学老师体罚学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名女童背部和胳膊上满是伤痕。这个视频刺痛了很多家长的心,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惩戒的讨论。5月26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发布通报,称事件属实。目前,女孩正在接受治疗,涉事教师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对学生进行体罚,古已有之。这是一种对学生犯错误后的惩戒,旨在教育学生,让学生改正错误,避免再犯。在国家教育惩戒相关规定出现之前,对学生进行体罚惩戒,度掌握在老师和家长的心中,是善意的适当教育还是超过教育本身的过度、过激行为,大多数都不难分辨。这次发生在沂水县的体罚事件,女童身上的大片伤痕,很难让人相信这仅仅是老师“善意的适当教育惩戒”。
过度惩戒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通过过度体罚让孩子产生恐惧,即使纠正了孩子的一些错误,也很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影响一生的心理阴影,这样的教育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过度惩戒的发生,看似由学生引起,实则是因为部分老师心中缺乏对学生的关爱,没有足够耐心去跟学生沟通交流,对于让自己非常头疼甚至愤怒的学生,直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与其说是想教育学生,还不如说是想发泄自己的愤怒。
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惩戒手段,还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但是,过犹不及。去年3月1日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二条,就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惩戒中不得有的八种行为,其中第一种行为就是“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
沂水这次发生的“体罚学生”,有悖情理、有违国章。
这次体罚事件发生在农村的学校,这就更值得我们重视。农村的学生不少是留守儿童,他们中很多父母都长年不在身边,本来就缺乏安全感,对于很多事情更加敏感。这就更需要老师们拿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精心呵护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 中国三农发布 评论员 常瑞民 中国三农发布的微博视频
发布时间: 2022-05-29 21:49:43
聚焦三农官方微博
三农快评:过度体罚学生,错手段带不来正效果
广东村姑吴秀兰
阿海大锅
把你的农业问题搞好就行了![[二哈]](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d_erha-139d0e07bd.png)